现在这里的和平法会。已举行几天了。这是很希有难得的。今天苇舫法师。妙真和尚。赵朴初。李思浩。方子藩居士等。均要虚云出来与各位说法。我想趁这个因缘。把念佛与参禅的关系随便谈谈。以便给初发心学佛的人作个参考。今天是和平法会念佛坛开始的一天。本是由妙真和尚来讲的。他很客气的不讲。故由虚云出来与诸位谈谈。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须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的说起来。是无法可说。那有言语文字形相呢。楞严经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可是。为接引一般各种根机不同的众生。致有无量的法门。在中国的佛法。有人分出为禅。教。律。净。与密宗五派。这在老参饱学的人。是无所谓的。因他已了解佛教的真理。决无差异的。而在一般初入学佛的人。便发生许多意见。每每分宗啦。教啦等等。并且赞彼毁此。有损法化。要知道一个话头。或一句佛号。都是方便的。不是究竟的。真是工夫用到家的人。是用不着他的。为什么。因为动静一如。好比月印千江。处处明显。无有障碍。障碍者。如天空里的浮云。水里的污泥。若有障碍。则月虽明而不显。水虽清而不现。我们修行的人。如果能体解这个道理。了解自心如秋月。不向外驰求。返照回光。一念无生。了无所得。那有什么名相差别呢。只因无量劫来。妄想执着。习气深重。以致释尊说法。有四十九年。谈经约三百余会。但这些法门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治疗各种众生不同的贪。瞋。痴。慢等。习气毛病。若能远离这些。你即是佛。(狂性若歇,歇即菩提;杀盗淫三缘若断即菩提心《大佛顶首椤严经》)哪有众生的差别呢。古人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也是这个道理。现在的佛法。比较盛行的。是净土与禅宗。但一般僧众。都忽略了戒律。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应特别注意的。禅宗。是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有迦叶尊者微笑。称为心心相印。教外别传。为佛法的命脉。而念佛的净土。和看经持咒等的法门。都是了生脱死的佛法。有人说。禅宗是顿超的。念佛持咒是渐次的。是的。这不过是名相上的差别。实际上是无二致的。六祖大师说。“法无顿渐。见有迟疾。”我认为佛法的每个法门。皆可修持。你与那一法门相宜。便修持那一法门。且不可赞此毁彼。妄想执着。而最重要的。还是戒律的遵守。近来有出家人。不但自己不严守戒律。还说持戒是执着。那种高调。是多么危险。心地法门的禅宗。自迦叶尊者后。辗转相传。从印度传到中国六祖惠能大师。都称为正法流传。盛极一时。律宗以优波离尊者为首。他承受了世尊的嘱付。要我们末世的众生。以戒为师。在多尊者后。发扬为五部律。我国的南山老人道宣律师依昙无德部。制疏奉行。称为中兴律祖。天台北齐老人。观龙树中观论。发明了心地。杜顺老人以华严经为主。建立了贤首宗。远公提倡净土。九祖相承。在永明后。历代祖师。大都以禅宗宏扬净土。水乳相融。虽然诸宗纷起。究竟不离拈花命脉。足见禅净关系的密切了。更可见古人宏扬佛法的婆心了。至于密宗。是由不空尊者金刚智等传入中国。经一行禅师等努力。才发扬光大的。但这些都是佛法。应当互相扬化。不得分别庭户。自相摧残。若彼此角立互攻。便不体解佛祖的心意了。古人说法。大都拾叶止啼。赵州老人说。“佛字我不喜闻。”又说。“念一句佛号。漱口三日。”因此。有一般不识先人的苦心者。便说念佛是老太婆做的事。或说参禅是空亡外道。总之。说自己的是。谈他人之非。争论不已。这不仅违背佛祖方便设教的本怀。且给他人以攻击的机会。妨碍佛教前途的发展。至深且巨。因此。虚云特别提出。希望各位老参及初发心的道友们。再不可这样下去。如果再这般下去。便是佛教的死路一条。须知条条大路通长安的道理。学佛的人。应多看看永明老人的宗镜录。和万善同归集等。念佛的人。亦应了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要认识自性净土。舍妄归真。勿得向外别求。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种真理。随他说禅也好。谈净也好。说东方也去得。说西方也去得。乃至说有也可。说无也可。到这时。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了义。个性弥陀。唯心净土。当下即是。那有许多葛藤。古人说:《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如能这般做到。断除妄想。执着。习气。即是菩萨。佛祖。否则还是凡夫众生。念佛的人。也不应太执着。否则。还成了毒药。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因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深厚。妄想难除。故借这一句佛号。来做个拄杖子。念念不忘。久而久之。则妄念自除。净土自现。何须他求呢。《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七中有经文:“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善男子。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云何为一。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止阿兰若处。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着。是人不知烦恼根本。不知五境从自心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以是因缘。乐住寂静求无上道。一切菩萨摩诃萨等。若五欲境现前之时。观察自心应作是念。我从无始至于今日。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于五欲境贪爱染着。如是菩萨名为堪住阿兰若处。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自作教佗赞励庆慰。如是之人能断三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为三界主。心法本无,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嗔痴。于三世法谁说为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诸法之内性不可得。诸法之外相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心法本来无有形相。心法本来无有住处。一切如来尚不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一切诸法从妄想生。以是因缘。今者世尊。为大众说三界唯心。愿佛哀愍如实解说。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问。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说众喻以明其义。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计生种种心想。受苦乐故。心如流水念念生灭。于前后世不暂住故。心如大风。一刹那间历方所故。心如灯焰。众缘和合而得生故。心如电光。须臾之顷不久住故。心如虚空。客尘烦恼所覆障故。心如猿猴。游五欲树不暂住故。心如画师。能画世间种种色故。心如僮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心如独行。无第二故。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心如埃尘。坌污自身生杂秽故。心如影像。于无常法执为常故。心如幻梦于无我法执为我故。心如夜叉。能啖种种功德法故。心如青蝇好秽恶故。心如杀者能害身故。心如敌对常伺过故。心如盗贼窃功德故。心如大鼓起斗战故。心如飞蛾爱灯色故。心如野鹿逐假声故。心如群猪乐杂秽故。心如众蜂集蜜味故。心如醉象耽牝触故。善男子。如是所说心、心所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于诸法中求不可得。去来现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无。常怀染着从妄缘现。缘无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本无生处。亦无灭处。亦非远离非不远离。如是心等不异无为。无为之体不异心等。心法之体本不可说。非心法者亦不可说。何以故。若无为是心即名断见。若离心法即名常见。永离二相不着二边。如是悟者名见真谛。悟真谛者名为贤圣。一切贤圣性本空寂。无为法中戒无持犯。亦无大小。无有心王及心所法。无苦无乐。如是法界自性无垢。无上中下差别之相。何以故。是无为法性平等故。如众河水流入海中。尽同一味无别相故。此无垢性。是无等等。远离于我及离我所。此无垢性非实非虚。此无垢性是第一义。无尽灭相体本不生。此无垢性常住不变最胜涅盘。我乐净故。此无垢性远离一切平不平等。体无异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一心修习如是心地观法。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说何名发。善哉世尊。愿为解说断诸疑网。令趣菩提。”《入楞伽经》卷第六、法身品第七中有经文:“如来说法依自声说,不见诸字是有无故,不着名字。大慧,若人执着名字说者,彼人不名善说法者。何以故?法无名字故。大慧,是故我经中说:‘诸佛如来乃至不说一字,不示一名。’何以故?诸法无字,依义无说,依分别说故。大慧,若不说法者,诸佛如来法轮断灭;法轮灭者,亦无声闻、缘觉、菩萨;无声闻、缘觉、菩萨者,为何等人、何等法、何事说?大慧,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应着于言说名字。大慧,名字章句非定法故,依众生心说。诸佛如来随众生信而说诸法,为令远离心意意识故(不动心)。不得执着文字音声,以一切法无文字故。大慧,譬如有人为示人物,以指指示,而彼愚人即执着指,不取因指所示之物。”《圆觉经》中有经文:“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华”同“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则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盘,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只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盘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盘,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现在这里的和平法会。已举行几天了。这是很希有难得的。今天苇舫法师。妙真和尚。赵朴初。李思浩。方子藩居士等。均要虚云出来与各位说法。我想趁这个因缘。把念佛与参禅的关系随便谈谈。以便给初发心学佛的人作个参考。今天是和平法会念佛坛开始的一天。本是由妙真和尚来讲的。他很客气的不讲。故由虚云出来与诸位谈谈。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须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的说起来。是无法可说。那有言语文字形相呢。楞严经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可是。为接引一般各种根机不同的众生。致有无量的法门。在中国的佛法。有人分出为禅。教。律。净。与密宗五派。这在老参饱学的人。是无所谓的。因他已了解佛教的真理。决无差异的。而在一般初入学佛的人。便发生许多意见。每每分宗啦。教啦等等。并且赞彼毁此。有损法化。要知道一个话头。或一句佛号。都是方便的。不是究竟的。真是工夫用到家的人。是用不着他的。为什么。因为动静一如。好比月印千江。处处明显。无有障碍。障碍者。如天空里的浮云。水里的污泥。若有障碍。则月虽明而不显。水虽清而不现。我们修行的人。如果能体解这个道理。了解自心如秋月。不向外驰求。返照回光。一念无生。了无所得。那有什么名相差别呢。只因无量劫来。妄想执着。习气深重。以致释尊说法。有四十九年。谈经约三百余会。但这些法门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治疗各种众生不同的贪。瞋。痴。慢等。习气毛病。若能远离这些。你即是佛。(狂性若歇,歇即菩提;杀盗淫三缘若断即菩提心《大佛顶首椤严经》)哪有众生的差别呢。古人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也是这个道理。现在的佛法。比较盛行的。是净土与禅宗。但一般僧众。都忽略了戒律。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应特别注意的。禅宗。是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有迦叶尊者微笑。称为心心相印。教外别传。为佛法的命脉。而念佛的净土。和看经持咒等的法门。都是了生脱死的佛法。有人说。禅宗是顿超的。念佛持咒是渐次的。是的。这不过是名相上的差别。实际上是无二致的。六祖大师说。“法无顿渐。见有迟疾。”我认为佛法的每个法门。皆可修持。你与那一法门相宜。便修持那一法门。且不可赞此毁彼。妄想执着。而最重要的。还是戒律的遵守。近来有出家人。不但自己不严守戒律。还说持戒是执着。那种高调。是多么危险。心地法门的禅宗。自迦叶尊者后。辗转相传。从印度传到中国六祖惠能大师。都称为正法流传。盛极一时。律宗以优波离尊者为首。他承受了世尊的嘱付。要我们末世的众生。以戒为师。在多尊者后。发扬为五部律。我国的南山老人道宣律师依昙无德部。制疏奉行。称为中兴律祖。天台北齐老人。观龙树中观论。发明了心地。杜顺老人以华严经为主。建立了贤首宗。远公提倡净土。九祖相承。在永明后。历代祖师。大都以禅宗宏扬净土。水乳相融。虽然诸宗纷起。究竟不离拈花命脉。足见禅净关系的密切了。更可见古人宏扬佛法的婆心了。至于密宗。是由不空尊者金刚智等传入中国。经一行禅师等努力。才发扬光大的。但这些都是佛法。应当互相扬化。不得分别庭户。自相摧残。若彼此角立互攻。便不体解佛祖的心意了。古人说法。大都拾叶止啼。赵州老人说。“佛字我不喜闻。”又说。“念一句佛号。漱口三日。”因此。有一般不识先人的苦心者。便说念佛是老太婆做的事。或说参禅是空亡外道。总之。说自己的是。谈他人之非。争论不已。这不仅违背佛祖方便设教的本怀。且给他人以攻击的机会。妨碍佛教前途的发展。至深且巨。因此。虚云特别提出。希望各位老参及初发心的道友们。再不可这样下去。如果再这般下去。便是佛教的死路一条。须知条条大路通长安的道理。学佛的人。应多看看永明老人的宗镜录。和万善同归集等。念佛的人。亦应了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要认识自性净土。舍妄归真。勿得向外别求。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种真理。随他说禅也好。谈净也好。说东方也去得。说西方也去得。乃至说有也可。说无也可。到这时。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了义。个性弥陀。唯心净土。当下即是。那有许多葛藤。古人说:《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如能这般做到。断除妄想。执着。习气。即是菩萨。佛祖。否则还是凡夫众生。念佛的人。也不应太执着。否则。还成了毒药。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因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深厚。妄想难除。故借这一句佛号。来做个拄杖子。念念不忘。久而久之。则妄念自除。净土自现。何须他求呢。《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七中有经文:“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善男子。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云何为一。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止阿兰若处。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着。是人不知烦恼根本。不知五境从自心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以是因缘。乐住寂静求无上道。一切菩萨摩诃萨等。若五欲境现前之时。观察自心应作是念。我从无始至于今日。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于五欲境贪爱染着。如是菩萨名为堪住阿兰若处。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自作教佗赞励庆慰。如是之人能断三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为三界主。心法本无,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嗔痴。于三世法谁说为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诸法之内性不可得。诸法之外相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心法本来无有形相。心法本来无有住处。一切如来尚不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一切诸法从妄想生。以是因缘。今者世尊。为大众说三界唯心。愿佛哀愍如实解说。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问。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说众喻以明其义。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计生种种心想。受苦乐故。心如流水念念生灭。于前后世不暂住故。心如大风。一刹那间历方所故。心如灯焰。众缘和合而得生故。心如电光。须臾之顷不久住故。心如虚空。客尘烦恼所覆障故。心如猿猴。游五欲树不暂住故。心如画师。能画世间种种色故。心如僮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心如独行。无第二故。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心如埃尘。坌污自身生杂秽故。心如影像。于无常法执为常故。心如幻梦于无我法执为我故。心如夜叉。能啖种种功德法故。心如青蝇好秽恶故。心如杀者能害身故。心如敌对常伺过故。心如盗贼窃功德故。心如大鼓起斗战故。心如飞蛾爱灯色故。心如野鹿逐假声故。心如群猪乐杂秽故。心如众蜂集蜜味故。心如醉象耽牝触故。善男子。如是所说心、心所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于诸法中求不可得。去来现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无。常怀染着从妄缘现。缘无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本无生处。亦无灭处。亦非远离非不远离。如是心等不异无为。无为之体不异心等。心法之体本不可说。非心法者亦不可说。何以故。若无为是心即名断见。若离心法即名常见。永离二相不着二边。如是悟者名见真谛。悟真谛者名为贤圣。一切贤圣性本空寂。无为法中戒无持犯。亦无大小。无有心王及心所法。无苦无乐。如是法界自性无垢。无上中下差别之相。何以故。是无为法性平等故。如众河水流入海中。尽同一味无别相故。此无垢性。是无等等。远离于我及离我所。此无垢性非实非虚。此无垢性是第一义。无尽灭相体本不生。此无垢性常住不变最胜涅盘。我乐净故。此无垢性远离一切平不平等。体无异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一心修习如是心地观法。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说何名发。善哉世尊。愿为解说断诸疑网。令趣菩提。”《入楞伽经》卷第六、法身品第七中有经文:“如来说法依自声说,不见诸字是有无故,不着名字。大慧,若人执着名字说者,彼人不名善说法者。何以故?法无名字故。大慧,是故我经中说:‘诸佛如来乃至不说一字,不示一名。’何以故?诸法无字,依义无说,依分别说故。大慧,若不说法者,诸佛如来法轮断灭;法轮灭者,亦无声闻、缘觉、菩萨;无声闻、缘觉、菩萨者,为何等人、何等法、何事说?大慧,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应着于言说名字。大慧,名字章句非定法故,依众生心说。诸佛如来随众生信而说诸法,为令远离心意意识故(不动心)。不得执着文字音声,以一切法无文字故。大慧,譬如有人为示人物,以指指示,而彼愚人即执着指,不取因指所示之物。”《圆觉经》中有经文:“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华”同“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则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盘,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只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盘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盘,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云:为人因何短小?以凤生轻慢人故;为人因何长大,以凤世恭敬人故;志公禅师亦云:为人长大姝好,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所以要想增长身高,首先从断除高慢心做起,诸佛菩萨帮你满这个长高个子的愿,也是从帮助你断除高慢,成就谦恭上来做起,就是加持你息除自己的贡高我慢,息除你自高自大,蔑视别人的这种心理,使你变得谦卑恭敬,你才能求到高个子。一般来讲,大家都认为是遗传的原因,造成了自己的容貌身高,事实上,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心地。心地高慢自大的人,在转世投身的中阴境界里,由于这种烦恼业力的牵缠就容易和身材矮小的父母感应道交,就容易投生到个子矮小父母的胎中,自然出生以后,自己身材就会矮小。而相反的,心地谦卑恭敬的人,就容易和心地谦卑恭敬的父母感应道交,自然就容易投生到他们的胎中,自然出生以后身材就比较高挑美好。所以,遗传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是决定身高的根本原因。也有的讲到营养,其实大家观察现实生活中,从小就营养丰富的人,不见得一定就长得高;营养不良好的,也不见得就不高。还有讲到说是没有好好锻炼等等各种说法,都不究竟。所以,决定身高的根本原因还在心地。想要增长身高,对于已经错过发育年龄的人来说就很难了,大概只能求来世个子高一点;对于还在发育年龄的人来说,就要学会培养显发自己谦卑恭敬的性德,再配合营养锻炼,就可以改变增长自己的身高。做父母的,也要学会教育孩子谦卑恭敬,这是从根本上帮助孩子。当然,凡夫之高慢习气一般都极为严重,仅仅用勉强克制这样子的方法来要求自己,这个还是不彻底,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大家在诵经诵咒做种种功德后,一般都要做各种回向,请你增加一条,就是回向自己或者孩子息除贡高我慢的烦恼习气,显发自己谦卑恭敬的本性。还要回向发愿,愿自己未来生生世世直至菩提,非为化现利生故,所受身相,永离矮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云:为人因何短小?以凤生轻慢人故;为人因何长大,以凤世恭敬人故;志公禅师亦云:为人长大姝好,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所以要想增长身高,首先从断除高慢心做起,诸佛菩萨帮你满这个长高个子的愿,也是从帮助你断除高慢,成就谦恭上来做起,就是加持你息除自己的贡高我慢,息除你自高自大,蔑视别人的这种心理,使你变得谦卑恭敬,你才能求到高个子。一般来讲,大家都认为是遗传的原因,造成了自己的容貌身高,事实上,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心地。心地高慢自大的人,在转世投身的中阴境界里,由于这种烦恼业力的牵缠就容易和身材矮小的父母感应道交,就容易投生到个子矮小父母的胎中,自然出生以后,自己身材就会矮小。而相反的,心地谦卑恭敬的人,就容易和心地谦卑恭敬的父母感应道交,自然就容易投生到他们的胎中,自然出生以后身材就比较高挑美好。所以,遗传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是决定身高的根本原因。也有的讲到营养,其实大家观察现实生活中,从小就营养丰富的人,不见得一定就长得高;营养不良好的,也不见得就不高。还有讲到说是没有好好锻炼等等各种说法,都不究竟。所以,决定身高的根本原因还在心地。想要增长身高,对于已经错过发育年龄的人来说就很难了,大概只能求来世个子高一点;对于还在发育年龄的人来说,就要学会培养显发自己谦卑恭敬的性德,再配合营养锻炼,就可以改变增长自己的身高。做父母的,也要学会教育孩子谦卑恭敬,这是从根本上帮助孩子。当然,凡夫之高慢习气一般都极为严重,仅仅用勉强克制这样子的方法来要求自己,这个还是不彻底,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大家在诵经诵咒做种种功德后,一般都要做各种回向,请你增加一条,就是回向自己或者孩子息除贡高我慢的烦恼习气,显发自己谦卑恭敬的本性。还要回向发愿,愿自己未来生生世世直至菩提,非为化现利生故,所受身相,永离矮小。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起心动念,若是善念便增一分福,若是恶念便减一分福。因此,我们每天的言语造作,就会影响命运的增减。改命的方法就是觉悟之后再不造恶,起心动念为别人想,为社会想,为众生想。人有十个好的地方,有一个缺点,我们看他十个好处,不看他一个缺点;人有十个缺点,有一个好处,我们看他一个好处,不看他十个缺点。最好的修习态度:外表温文尔雅,动作缓慢,而内心真精进。修行人动作要缓慢,不要急躁,要稳重。日常生活中举止要大方、端庄、稳重,自然影响别人。“君子不重则不威”,稳重非常重要。作事仓卒,即慌张,无条理,草率,后来会失败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发脾气。不发脾气是功德,受委屈是消灾。实在须发脾气,可以做表演,心里绝对不生真气。修行过程中,哪种烦恼最重,就从哪方面下手。哪种贪心最重,就治哪种毛病习气,这才能对症下药,得到利益效果。要保持身体健康,饮食要简单,不要搞许多花样。病从口入。体力95%都消耗在妄念上。阿罗汉一星期吃一餐,辟支佛半月吃一餐,听其自然。如修行上轨道了,心一天天清净,饮食自然少了。佛在经里教的都做到了才叫信,念了做不到,不叫信佛。简而言之,学佛无非是学做人而已!跟一切人、一切物都能够和睦相处,这就是佛菩萨。“勿随嗜欲”,否则心不清净。如何做?要忍辱,如看到很好的衣服,想买,忍一忍,不买。把钱省下来做功德;菜场看到想吃的,能省就省,不讲口味。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忍一点,即修了很多福。外面人跟物都没有好坏,好坏是从自己心里生的。你喜欢他就好,你不喜欢他就坏,好坏无标准,是随顺各人烦恼习气来的,所以佛教导我们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世界是一真法界。看别人的善,不要看别人的恶。认真修持十善的,这是佛法,是真正的佛弟子。修行不仅仅是念佛、念经。真修行是把自己的错误改正过来。每天诵经、拜佛,做这些仪式是接引众生的,不是对自己的。自己修行,那真是心地功夫,不在形式。一个人最大的过失,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随缘度众的秘诀:人家有很小的长处、善行,我们见到了,可舍去自己的立场,全心全力帮助他。我的善行比他还要大,比他做得还要好,我暂时放下,随顺他,帮助他,成就他,让他生欢喜心,这才是真正与人为善。而且赞叹他,使他的善能够日增。凡是平常生活日用之中,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不要为自己想,都要为一切人、为一切众生做模范,做榜样。我们要改过,修善积德,一定要拓开心量,从心做起,起心动念头为世界、为国家、为社会、为众生,决没有一点为自己的念头,就称之为“大人”,这是真正的“天下为公”。我们的德行表现在敬重尊长。在家,父兄是我的尊长,要尊重。国家领导人是一国之主,更要尊重,不做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受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许多人说:“儿女不听话,不听管教。”你没有教,怎么能管教?不但你没教,你的父母也没教你。教儿女,从哪里教起?从《弟子规》教起,从洒扫应对教起,先从做人学起。修行就是改过,如此精进努力,经过七天,或十四天,乃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感应。感应如下:1、事务繁忙时,处事待人接物不迷惑。一切顺利,再忙的事也感觉有头绪,有条理,轻而易举,也不会厌倦。2、见到不喜欢的人,能欢喜地跟他行礼,以善心礼节上来对待。3、梦界。吐出黑色的东西,不再做恶梦了。或梦到往圣先贤,做梦的时候飞起来了,在空中飞行,腾云驾雾。或梦到天宫、佛界,是改过修行的预兆,是消除过失、灭除部分罪业的现象。但要记住一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见如不见,不必说与人知,仍要一心忏悔。修行勘验方法之一:换衣服时闻其气味,如难闻,说明没有功夫;如其味一年比一年、一月比一月淡化,证明功夫有了进步。勘验功夫方法之二:我们要认真努力断恶修善,心地一天比一天善良,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慈悲,从什么地方看?从居住环境的小动物上看。它的数量少了,骚扰次数少了,这是值得我们安慰的,自己的善德在进步。但是还不够,为什么?没断绝。因此,我们每天读经、念佛、修功德都回向给他们,我们要照顾它,尊重它,敬爱它。植物也是如此,要爱护花草树木。勘验功夫方法之三:生活在快乐轻安的境界里,不易生病,也不易衰老,常法喜充满。身心柔顺,柔和随顺,决定没有暴躁。轻安的境界:念佛、诵经时,偶尔感觉身心清凉自在,或感觉身体没有了,非常舒适。或身体上半身有,下半身没有等等。业: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所有一切的行为,正在做的时候,我们称之为事。事做完之后,它的结果名为业。做好事称善业,做不好的事称恶业。还有如拿毛巾擦个脸、喝杯茶等说不上是善还是恶的,称无记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起心动念,若是善念便增一分福,若是恶念便减一分福。因此,我们每天的言语造作,就会影响命运的增减。改命的方法就是觉悟之后再不造恶,起心动念为别人想,为社会想,为众生想。人有十个好的地方,有一个缺点,我们看他十个好处,不看他一个缺点;人有十个缺点,有一个好处,我们看他一个好处,不看他十个缺点。最好的修习态度:外表温文尔雅,动作缓慢,而内心真精进。修行人动作要缓慢,不要急躁,要稳重。日常生活中举止要大方、端庄、稳重,自然影响别人。“君子不重则不威”,稳重非常重要。作事仓卒,即慌张,无条理,草率,后来会失败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发脾气。不发脾气是功德,受委屈是消灾。实在须发脾气,可以做表演,心里绝对不生真气。修行过程中,哪种烦恼最重,就从哪方面下手。哪种贪心最重,就治哪种毛病习气,这才能对症下药,得到利益效果。要保持身体健康,饮食要简单,不要搞许多花样。病从口入。体力95%都消耗在妄念上。阿罗汉一星期吃一餐,辟支佛半月吃一餐,听其自然。如修行上轨道了,心一天天清净,饮食自然少了。佛在经里教的都做到了才叫信,念了做不到,不叫信佛。简而言之,学佛无非是学做人而已!跟一切人、一切物都能够和睦相处,这就是佛菩萨。“勿随嗜欲”,否则心不清净。如何做?要忍辱,如看到很好的衣服,想买,忍一忍,不买。把钱省下来做功德;菜场看到想吃的,能省就省,不讲口味。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忍一点,即修了很多福。外面人跟物都没有好坏,好坏是从自己心里生的。你喜欢他就好,你不喜欢他就坏,好坏无标准,是随顺各人烦恼习气来的,所以佛教导我们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世界是一真法界。看别人的善,不要看别人的恶。认真修持十善的,这是佛法,是真正的佛弟子。修行不仅仅是念佛、念经。真修行是把自己的错误改正过来。每天诵经、拜佛,做这些仪式是接引众生的,不是对自己的。自己修行,那真是心地功夫,不在形式。一个人最大的过失,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随缘度众的秘诀:人家有很小的长处、善行,我们见到了,可舍去自己的立场,全心全力帮助他。我的善行比他还要大,比他做得还要好,我暂时放下,随顺他,帮助他,成就他,让他生欢喜心,这才是真正与人为善。而且赞叹他,使他的善能够日增。凡是平常生活日用之中,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不要为自己想,都要为一切人、为一切众生做模范,做榜样。我们要改过,修善积德,一定要拓开心量,从心做起,起心动念头为世界、为国家、为社会、为众生,决没有一点为自己的念头,就称之为“大人”,这是真正的“天下为公”。我们的德行表现在敬重尊长。在家,父兄是我的尊长,要尊重。国家领导人是一国之主,更要尊重,不做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受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许多人说:“儿女不听话,不听管教。”你没有教,怎么能管教?不但你没教,你的父母也没教你。教儿女,从哪里教起?从《弟子规》教起,从洒扫应对教起,先从做人学起。修行就是改过,如此精进努力,经过七天,或十四天,乃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感应。感应如下:1、事务繁忙时,处事待人接物不迷惑。一切顺利,再忙的事也感觉有头绪,有条理,轻而易举,也不会厌倦。2、见到不喜欢的人,能欢喜地跟他行礼,以善心礼节上来对待。3、梦界。吐出黑色的东西,不再做恶梦了。或梦到往圣先贤,做梦的时候飞起来了,在空中飞行,腾云驾雾。或梦到天宫、佛界,是改过修行的预兆,是消除过失、灭除部分罪业的现象。但要记住一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见如不见,不必说与人知,仍要一心忏悔。修行勘验方法之一:换衣服时闻其气味,如难闻,说明没有功夫;如其味一年比一年、一月比一月淡化,证明功夫有了进步。勘验功夫方法之二:我们要认真努力断恶修善,心地一天比一天善良,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慈悲,从什么地方看?从居住环境的小动物上看。它的数量少了,骚扰次数少了,这是值得我们安慰的,自己的善德在进步。但是还不够,为什么?没断绝。因此,我们每天读经、念佛、修功德都回向给他们,我们要照顾它,尊重它,敬爱它。植物也是如此,要爱护花草树木。勘验功夫方法之三:生活在快乐轻安的境界里,不易生病,也不易衰老,常法喜充满。身心柔顺,柔和随顺,决定没有暴躁。轻安的境界:念佛、诵经时,偶尔感觉身心清凉自在,或感觉身体没有了,非常舒适。或身体上半身有,下半身没有等等。业: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所有一切的行为,正在做的时候,我们称之为事。事做完之后,它的结果名为业。做好事称善业,做不好的事称恶业。还有如拿毛巾擦个脸、喝杯茶等说不上是善还是恶的,称无记业。
问:发现你减肥了,是因为吃素吗?为什么想开始吃素呢?赵薇:主要之前一直在拍戏,比较辛苦。但是和吃素也有关系吧。从今年(2008)开始,我开始慢慢地吃素,一开始吃“锅边素”(“肉边菜”),也就是只吃配菜(不吃肉)。但是,最近开始吃纯素了。从我在电视上看到地震的画面那一刻开始,我就发了一个愿:我从这一日开始吃纯素,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灾难来临,希望那些受伤受苦的人们能看到希望。虽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事,但是我相信这样做会有意义:因为,所有的祈福,都是从自己的心灵开始,从约束自身开始。我们应该节制自己过多的欲望,当然也是为了健康,身体和心灵上的。问:你觉得如何才能修养心灵,保持心理健康呢?赵薇:很多时候,我们在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中间,会选前者。我觉得修养心灵就是,你得把自己的心放空,去容纳更多无形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就是一个不断的发现:“这个世界怎么这样?”的过程。有时,人被欺骗,被伤害,于是有些人的心灵里,那一块就永恒结疤,封闭,冷硬掉了。修养心灵,是让你的心始终很柔软,保持着最初的激情和敏感。你学会了适当地保护自己。你可以很成熟,但是不世故。你要始终相信一些东西:相信善良,相信勇敢,相信爱情,相信人世间最初最本质的那些东西。求健康却背道而驰——发生在厨房里的“碎尸案”……平时,我们连自己的手指或是身体的某个部分,哪怕有很小的伤口,也会疼痛难忍,又是止血、又是包扎、又是敷药,甚至还要打防止破伤风的针剂……而每天,因为人类的口舌之欲、为了“赚钱”而惨遭宰杀的动物们,不计其数。它们的痛苦,可有人在乎?当你到菜市场的时候,往往看不到宰杀动物的惨状、听不到动物被杀前的惨叫声、看不到牛羊被杀前哀怨的眼神、看不到牛羊的眼泪……而是直接购买它们已经被“肢解”之后的尸体碎块。语言和文字,真是奇妙的东西。换一种表达方法、换个说法,就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暗示。比如,上菜市场买猪肉,你肯定不会问商贩这猪的“尸体”多少钱一斤,商贩也肯定不会说这猪的“尸体”多新鲜、多好,而是说“猪肉”多新鲜、多好。实际上,猪肉=猪尸体。吃“猪肉”,也就是吃“猪尸体”。表达方法不同,感觉是不是就截然不同了呢。这就是颠倒,我们常常“自愿”活在“颠倒”、“愚痴”之中,“自愿”被骗,而不愿意、不肯面对真实。人死了,尸体停放在太平间、停尸房、火葬场,你就不敢去;而动物们的尸体,每天堆放在你家厨房、客厅的冰箱里,与你家人朝夕相伴,你还每天怡然自得地享受、烹饪,这岂不是颠倒?无数的人,每天在屠宰场、渔场、鱼港码头、肉食水产市场、在酒家饭馆、在家庭厨房里……磨刀霍霍,宰杀哀嚎、惨叫、切割动物的尸体,目的是为了准备饭菜。试想想,这种行为,和谋杀、害他的“碎尸案”有什么区别?如此颠倒,还不自知!那么,平安、吉祥、平和、安宁,又怎么会降临到我们身边呢?吃素的根本原因,是慈悲、是爱心、是尊重一切生命。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人因为慈悲和爱心,不忍吃动物的肉;每天,都有动物保护组织,呼吁戒杀、食素,唤醒人类的良知,呼唤世界和平……问:发现你减肥了,是因为吃素吗?为什么想开始吃素呢?赵薇:主要之前一直在拍戏,比较辛苦。但是和吃素也有关系吧。从今年(2008)开始,我开始慢慢地吃素,一开始吃“锅边素”(“肉边菜”),也就是只吃配菜(不吃肉)。但是,最近开始吃纯素了。从我在电视上看到地震的画面那一刻开始,我就发了一个愿:我从这一日开始吃纯素,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灾难来临,希望那些受伤受苦的人们能看到希望。虽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事,但是我相信这样做会有意义:因为,所有的祈福,都是从自己的心灵开始,从约束自身开始。我们应该节制自己过多的欲望,当然也是为了健康,身体和心灵上的。问:你觉得如何才能修养心灵,保持心理健康呢?赵薇:很多时候,我们在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中间,会选前者。我觉得修养心灵就是,你得把自己的心放空,去容纳更多无形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就是一个不断的发现:“这个世界怎么这样?”的过程。有时,人被欺骗,被伤害,于是有些人的心灵里,那一块就永恒结疤,封闭,冷硬掉了。修养心灵,是让你的心始终很柔软,保持着最初的激情和敏感。你学会了适当地保护自己。你可以很成熟,但是不世故。你要始终相信一些东西:相信善良,相信勇敢,相信爱情,相信人世间最初最本质的那些东西。求健康却背道而驰——发生在厨房里的“碎尸案”……平时,我们连自己的手指或是身体的某个部分,哪怕有很小的伤口,也会疼痛难忍,又是止血、又是包扎、又是敷药,甚至还要打防止破伤风的针剂……而每天,因为人类的口舌之欲、为了“赚钱”而惨遭宰杀的动物们,不计其数。它们的痛苦,可有人在乎?当你到菜市场的时候,往往看不到宰杀动物的惨状、听不到动物被杀前的惨叫声、看不到牛羊被杀前哀怨的眼神、看不到牛羊的眼泪……而是直接购买它们已经被“肢解”之后的尸体碎块。语言和文字,真是奇妙的东西。换一种表达方法、换个说法,就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暗示。比如,上菜市场买猪肉,你肯定不会问商贩这猪的“尸体”多少钱一斤,商贩也肯定不会说这猪的“尸体”多新鲜、多好,而是说“猪肉”多新鲜、多好。实际上,猪肉=猪尸体。吃“猪肉”,也就是吃“猪尸体”。表达方法不同,感觉是不是就截然不同了呢。这就是颠倒,我们常常“自愿”活在“颠倒”、“愚痴”之中,“自愿”被骗,而不愿意、不肯面对真实。人死了,尸体停放在太平间、停尸房、火葬场,你就不敢去;而动物们的尸体,每天堆放在你家厨房、客厅的冰箱里,与你家人朝夕相伴,你还每天怡然自得地享受、烹饪,这岂不是颠倒?无数的人,每天在屠宰场、渔场、鱼港码头、肉食水产市场、在酒家饭馆、在家庭厨房里……磨刀霍霍,宰杀哀嚎、惨叫、切割动物的尸体,目的是为了准备饭菜。试想想,这种行为,和谋杀、害他的“碎尸案”有什么区别?如此颠倒,还不自知!那么,平安、吉祥、平和、安宁,又怎么会降临到我们身边呢?吃素的根本原因,是慈悲、是爱心、是尊重一切生命。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人因为慈悲和爱心,不忍吃动物的肉;每天,都有动物保护组织,呼吁戒杀、食素,唤醒人类的良知,呼唤世界和平……
说‘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现象,不了解佛教本质的一种最大的误解和歪曲。拜佛的目的和利益,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忆念佛的功德及积集功德资粮我们向自己国家的国旗致敬,是不是因为这块布很神圣呢?当然不是,但我们透过向国旗致敬表达对国家的效忠及支持;同样地,我们藉著顶礼佛像来忆记佛陀圣身、纪念佛陀、忆念佛的功德及积集功德资粮。佛像并不是佛,而只是木头或铜铁。向佛像供养食物,佛像也不会吃。这种道理人人都明白,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佛教从来没说佛像就是佛或神灵,我们亦同意它只不过是木头偶像。然而,因为我们凡夫并无清净业力得见真正的佛陀,我们以佛像来代表佛陀。我们对佛像恭敬作拜,不是顶礼面前的木像,而是在礼拜它所代表的诸佛。我们对佛像供上食物,不是要喂饱根本不会吃东西的木像,而是为了藉以供养它所代表的诸佛。事实上,真正的佛陀也不需要我们的供品,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我们自己积聚功德而已。二、纪念意义,见贤思齐纪念意义就是看到诸佛的光辉形象,联想起佛的思想、智慧、慈悲功德,生起敬仰心,以佛菩萨为榜样修行做人、做佛。认识层次较高的人,可以从各种佛像的象征意义,得到精深丰富的佛教哲理的启示,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为导师,学佛的为人处世,积德修福,做一个慈悲与智慧的人,一个身心清净、健康的人,一个快乐无忧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众生的人,一个无我利他的至善之人。因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那么该怎样拜佛呢?关键是至诚恭敬。印光大师嘱咐我们:‘欲得佛法真实利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三、观想意义修禅定的人,经常眼观佛像,在大脑中形成佛的视觉形象,以便在修定过程中,思想集中观想佛像,以观佛的一念,代替纷繁的杂念,获得入定成就。拜佛还是一种极好的康复、保健身心的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说‘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现象,不了解佛教本质的一种最大的误解和歪曲。拜佛的目的和利益,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忆念佛的功德及积集功德资粮我们向自己国家的国旗致敬,是不是因为这块布很神圣呢?当然不是,但我们透过向国旗致敬表达对国家的效忠及支持;同样地,我们藉著顶礼佛像来忆记佛陀圣身、纪念佛陀、忆念佛的功德及积集功德资粮。佛像并不是佛,而只是木头或铜铁。向佛像供养食物,佛像也不会吃。这种道理人人都明白,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佛教从来没说佛像就是佛或神灵,我们亦同意它只不过是木头偶像。然而,因为我们凡夫并无清净业力得见真正的佛陀,我们以佛像来代表佛陀。我们对佛像恭敬作拜,不是顶礼面前的木像,而是在礼拜它所代表的诸佛。我们对佛像供上食物,不是要喂饱根本不会吃东西的木像,而是为了藉以供养它所代表的诸佛。事实上,真正的佛陀也不需要我们的供品,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我们自己积聚功德而已。二、纪念意义,见贤思齐纪念意义就是看到诸佛的光辉形象,联想起佛的思想、智慧、慈悲功德,生起敬仰心,以佛菩萨为榜样修行做人、做佛。认识层次较高的人,可以从各种佛像的象征意义,得到精深丰富的佛教哲理的启示,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为导师,学佛的为人处世,积德修福,做一个慈悲与智慧的人,一个身心清净、健康的人,一个快乐无忧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众生的人,一个无我利他的至善之人。因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那么该怎样拜佛呢?关键是至诚恭敬。印光大师嘱咐我们:‘欲得佛法真实利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三、观想意义修禅定的人,经常眼观佛像,在大脑中形成佛的视觉形象,以便在修定过程中,思想集中观想佛像,以观佛的一念,代替纷繁的杂念,获得入定成就。拜佛还是一种极好的康复、保健身心的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佛法是觉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内心达到宁静,祥和、智慧、慈悲,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实际上,许多人学佛多年之后依然内心允满烦恼,不能深得佛法的受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才能深得佛法的受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研究。释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成道,宣说“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无我”的正法,当时的佛弟子们证悟、解脱者不计其数,确实带给人宁静、祥和、智慧和慈悲,到底是什么原因,现在的学佛者证悟、解脱的却很稀少?在此试作一些剖析!提供大家参考。一、教法的变异在佛法的流传过程中,为了普及一般大众、适应众生的根机,逐渐发展出各种“方便法”,相形之下真实的“究竟法”被稀释、模糊了,久而久之产生质变,丧失佛法的真义。为了迎合大多数众生“消除业障”、“积集功德”的有为心态,以朗诵经文、念佛打坐、忏仪法会、吃素放生等方便法作为主修,少有机缘直接进入“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无我”的修持:后代的修行人.想要在浩瀚的经典、众多的法门中,领悟心要、直契法源,谈何容易!二、缺乏落实生活的修持由于对真实的法,没有直接的洞见,在修持上,就会偏离真实的法,不知不觉落入神秘的、形式的、知识的歧途。有人惑于神秘经验,如神通、感应或其他由禅定引发的身心觉受,误以为这才是“殊胜境界”、“实际的受用”,忘失佛法的真义在于断除烦恼,达到内心的宁静、祥和、智慧和慈悲。不得佛法的心要,就很容易停留在形式的教法,虽然打坐、念佛、诵经、持咒,却徒具形式.或是盖寺庙、作法会,或是只知从事各种教育、文化,慈善事业,忽略如何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如何观照五蕴身心,以及各式各样的人、事、物的缘起性空、无常无我。也有人学佛而停留在佛学知识的探讨、思惟上忽略禅修的功夫,知见多、体证少,不能发挥法的力量,十分可惜!这些都是得不到佛法真实受用的原因!三、环境复杂由于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时至今日的社会,人们生活忙碌、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闲暇时间少,难得专心修行。在知识爆炸、分上精密的情况下,现代人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记忆和思想,心思不够细密、知识不够专精的人很容易在自由竞争的人力市场中被淘汰,思虑过多,习惯用头脑的人,在这样的心智状态下学佛修行,所知障重、定力薄弱,很难用单纯、清澈的心观看自己的身心、观看这个世界,不容易领悟空无相的深义,而仅止于知识上的记忆和分析。更有甚者,现今的世界,多数人的价值观,重视物质的、感官的享受,社会上各种诱惑和刺激,随着媒体、资讯的开放,随时随地充斥在人们四周,修行的障碍多不胜数。想要修行成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而古代农业社会环境单纯、自耕自食、有空间、心思单纯、所知障轻,与大自然的接触比较多,修定比较容易发心修行者,若有明眼的善知识教导,有所成就并不难。针对以上三点,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探讨现代人如何获得佛法的真实受用:一、具备正确的知见:以客观的精神探讨佛法的奉义,以包容的心态理解各宗派思想,以及它的源流和文化背景:“四圣谛”、“八正道”、“二法印”是佛法的中心思想,“缘起性空”、“万法唯识”、“自性清净心”、“大乘菩萨道”、“净土思想”是根本佛法的抉择与发挥。“四悉檀”中,“第一义悉檀”是核心,阐扬佛法的究竟真实义,“对治悉檀”、“为人生善悉檀”、“世界悉檀”则是方便适应,以此来看待宗派思想的差异,将会比较合乎中道,不会自是非他,而且不失佛陀的原意。得此正见,就不致本末倒置、混淆方便以为究竟、偏离佛法乃觉悟诸法真相的本质;也不会以世俗心态追求功德、消业障,却缺乏真实的智慧和慈悲心,以致在顺境中,没有能力化解内心的染著。逆境现前,更没有能力化解内心的苦恼。厘清方便和究竟的差别.就可以直入佛法的核心,或善用方便法作为人门的辅助功课,最终仍将引导进入真实究竟之地,二、落实生活的修行:掌握佛法的精要之后,就可以依之由浅而深、循序渐进具体实践,修行次第清晰,不再杂乱无章或谈玄说妙、好高骛远。其中,在禅修方式方面更要参照现代人的心性和生活步调,发展实用有效的禅修,不必局限于传统的修行模式。先安排特定的时间练习禅修,到了可以把握要领时,再逐渐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将掸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算真正落实而得到佛法的受用譬如:正念、正知、觉知当下身心情境,训练觉察力,不受过去的记忆、未来的预期,知识、观念的干扰,自然安住当下。或是藉自然地觉知呼吸而放松身心,熟悉之后,在工作、活动的空档时,或情绪生起时,透过觉知呼吸,身心就可以快速地放松。或是练习在举手投足的动作之中,感受只有动作、没有思想的宁静、柔和、轻松。在行走、洗手、洗脸、洗菜、擦桌椅、清洁地板时都可以修习,久而久之,觉知愈来愈分明,情绪、思想生起就很容易观照到,加上慧观.就可以消除烦恼、清净自在,以上禅修方式都是很好的“动态禅定”。在慧观方面,在苦和乐生起之时,保持觉知,并且观察引发苦和乐受的情境,了解它的无常、缘起,也就是观照它是如何地变化、依存、和合,不再以孤立的、固定的观点看待,因此于苦境不生抗拒、嗔恨,于乐境不生黏着、贪爱,内心无所滞碍、平静自在,这是对于法的如实而具体地知见,而不是抽象的、玄妙的想像,这样的慧观.可以当下直接体验“无常、无我、缘起、空寂”:所谓的”明心见性”“转识成智”、“法界观”、“大圆满”、“大手印”的实质内涵其实不离,‘无常、无我、缘起、空寂”的体验,只是在修行方法、次第卜有所不同而已,所谓”法性本无二”,并没有高下之分,而是浅者见浅、深者见深罢了!此外,传统的修持方法,如拜佛、念佛、诵经、持咒,如果能够把握正念止知的觉知当下、缘起无我的智慧观照,并且将此定慧明觉之心展现在日常起居、工作、休息之巾如此,也可以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三、清新简朴的生活:面对繁杂充满诱惑和压力的万丈红尘,学佛修行的人不应随波逐流,当以中道法来稳定身心,学习过简朴的生活,树立智慧、慈悲、祥和的清新的修行风格,除了生活所需之外,不要过分讲究,也不要与人比较,多在法上用功、提升心灵,以内心的宁静内在和喜悦代替物质、感官的满足。这样就可以降低外在环境的不利因素,多留一些时间习佛禅修。如果能够结合同修道友共修,互相勉励、切磋,力量会更强,足以抵消外在环境的障碍。在职场生涯、事业经营,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不得不多用思虑—这种情况下。就要特别注意安排运动、休闲活动,放松身心、让思虑回归单纯,这样才可以平衡身心,有利于定慧禅修,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佛法是觉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内心达到宁静,祥和、智慧、慈悲,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实际上,许多人学佛多年之后依然内心允满烦恼,不能深得佛法的受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才能深得佛法的受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研究。释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成道,宣说“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无我”的正法,当时的佛弟子们证悟、解脱者不计其数,确实带给人宁静、祥和、智慧和慈悲,到底是什么原因,现在的学佛者证悟、解脱的却很稀少?在此试作一些剖析!提供大家参考。一、教法的变异在佛法的流传过程中,为了普及一般大众、适应众生的根机,逐渐发展出各种“方便法”,相形之下真实的“究竟法”被稀释、模糊了,久而久之产生质变,丧失佛法的真义。为了迎合大多数众生“消除业障”、“积集功德”的有为心态,以朗诵经文、念佛打坐、忏仪法会、吃素放生等方便法作为主修,少有机缘直接进入“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无我”的修持:后代的修行人.想要在浩瀚的经典、众多的法门中,领悟心要、直契法源,谈何容易!二、缺乏落实生活的修持由于对真实的法,没有直接的洞见,在修持上,就会偏离真实的法,不知不觉落入神秘的、形式的、知识的歧途。有人惑于神秘经验,如神通、感应或其他由禅定引发的身心觉受,误以为这才是“殊胜境界”、“实际的受用”,忘失佛法的真义在于断除烦恼,达到内心的宁静、祥和、智慧和慈悲。不得佛法的心要,就很容易停留在形式的教法,虽然打坐、念佛、诵经、持咒,却徒具形式.或是盖寺庙、作法会,或是只知从事各种教育、文化,慈善事业,忽略如何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如何观照五蕴身心,以及各式各样的人、事、物的缘起性空、无常无我。也有人学佛而停留在佛学知识的探讨、思惟上忽略禅修的功夫,知见多、体证少,不能发挥法的力量,十分可惜!这些都是得不到佛法真实受用的原因!三、环境复杂由于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时至今日的社会,人们生活忙碌、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闲暇时间少,难得专心修行。在知识爆炸、分上精密的情况下,现代人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记忆和思想,心思不够细密、知识不够专精的人很容易在自由竞争的人力市场中被淘汰,思虑过多,习惯用头脑的人,在这样的心智状态下学佛修行,所知障重、定力薄弱,很难用单纯、清澈的心观看自己的身心、观看这个世界,不容易领悟空无相的深义,而仅止于知识上的记忆和分析。更有甚者,现今的世界,多数人的价值观,重视物质的、感官的享受,社会上各种诱惑和刺激,随着媒体、资讯的开放,随时随地充斥在人们四周,修行的障碍多不胜数。想要修行成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而古代农业社会环境单纯、自耕自食、有空间、心思单纯、所知障轻,与大自然的接触比较多,修定比较容易发心修行者,若有明眼的善知识教导,有所成就并不难。针对以上三点,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探讨现代人如何获得佛法的真实受用:一、具备正确的知见:以客观的精神探讨佛法的奉义,以包容的心态理解各宗派思想,以及它的源流和文化背景:“四圣谛”、“八正道”、“二法印”是佛法的中心思想,“缘起性空”、“万法唯识”、“自性清净心”、“大乘菩萨道”、“净土思想”是根本佛法的抉择与发挥。“四悉檀”中,“第一义悉檀”是核心,阐扬佛法的究竟真实义,“对治悉檀”、“为人生善悉檀”、“世界悉檀”则是方便适应,以此来看待宗派思想的差异,将会比较合乎中道,不会自是非他,而且不失佛陀的原意。得此正见,就不致本末倒置、混淆方便以为究竟、偏离佛法乃觉悟诸法真相的本质;也不会以世俗心态追求功德、消业障,却缺乏真实的智慧和慈悲心,以致在顺境中,没有能力化解内心的染著。逆境现前,更没有能力化解内心的苦恼。厘清方便和究竟的差别.就可以直入佛法的核心,或善用方便法作为人门的辅助功课,最终仍将引导进入真实究竟之地,二、落实生活的修行:掌握佛法的精要之后,就可以依之由浅而深、循序渐进具体实践,修行次第清晰,不再杂乱无章或谈玄说妙、好高骛远。其中,在禅修方式方面更要参照现代人的心性和生活步调,发展实用有效的禅修,不必局限于传统的修行模式。先安排特定的时间练习禅修,到了可以把握要领时,再逐渐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将掸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算真正落实而得到佛法的受用譬如:正念、正知、觉知当下身心情境,训练觉察力,不受过去的记忆、未来的预期,知识、观念的干扰,自然安住当下。或是藉自然地觉知呼吸而放松身心,熟悉之后,在工作、活动的空档时,或情绪生起时,透过觉知呼吸,身心就可以快速地放松。或是练习在举手投足的动作之中,感受只有动作、没有思想的宁静、柔和、轻松。在行走、洗手、洗脸、洗菜、擦桌椅、清洁地板时都可以修习,久而久之,觉知愈来愈分明,情绪、思想生起就很容易观照到,加上慧观.就可以消除烦恼、清净自在,以上禅修方式都是很好的“动态禅定”。在慧观方面,在苦和乐生起之时,保持觉知,并且观察引发苦和乐受的情境,了解它的无常、缘起,也就是观照它是如何地变化、依存、和合,不再以孤立的、固定的观点看待,因此于苦境不生抗拒、嗔恨,于乐境不生黏着、贪爱,内心无所滞碍、平静自在,这是对于法的如实而具体地知见,而不是抽象的、玄妙的想像,这样的慧观.可以当下直接体验“无常、无我、缘起、空寂”:所谓的”明心见性”“转识成智”、“法界观”、“大圆满”、“大手印”的实质内涵其实不离,‘无常、无我、缘起、空寂”的体验,只是在修行方法、次第卜有所不同而已,所谓”法性本无二”,并没有高下之分,而是浅者见浅、深者见深罢了!此外,传统的修持方法,如拜佛、念佛、诵经、持咒,如果能够把握正念止知的觉知当下、缘起无我的智慧观照,并且将此定慧明觉之心展现在日常起居、工作、休息之巾如此,也可以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三、清新简朴的生活:面对繁杂充满诱惑和压力的万丈红尘,学佛修行的人不应随波逐流,当以中道法来稳定身心,学习过简朴的生活,树立智慧、慈悲、祥和的清新的修行风格,除了生活所需之外,不要过分讲究,也不要与人比较,多在法上用功、提升心灵,以内心的宁静内在和喜悦代替物质、感官的满足。这样就可以降低外在环境的不利因素,多留一些时间习佛禅修。如果能够结合同修道友共修,互相勉励、切磋,力量会更强,足以抵消外在环境的障碍。在职场生涯、事业经营,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不得不多用思虑—这种情况下。就要特别注意安排运动、休闲活动,放松身心、让思虑回归单纯,这样才可以平衡身心,有利于定慧禅修,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心的平静。通常,我们这颗心是摇摆不定的,要控制它很困难。心随著感官外驰散乱,就像水到处流窜一样。虽说如此,人类却懂得如何控制水,而使它更益于人类。人类很聪明,他们知道如何筑堤防水,兴建大型水库和渠道,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治理水,使水能更充分地被运用而不致于到处乱窜,最后流到最低处,而浪费了水的功能。同样的,这颗已经“筑堤”、被控制、经常训练的心,将会获得难以计量的利益。佛陀教导说:“已被控制的心,会带来真正的快乐,因此,为了最大的利益,你们得好好训练你们的心!”相同地,我们周遭所看到的动物:大象、马、水牛等等,在它们能被利用来工作之前,都必须先受过训练,也唯有在训练之后,它们的力量才能带给我们利益。已“筑堤”的心将带来比一颗未经训练的心还要多倍的福泽。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和我们一样在同一个方法下起步,有一颗未经训练的心。他们后来成为我们所尊敬的对象,能从他们的教化中得到多少的利益。真的,又即从这些曾经体验心的训练而达到解脱自在的人们身上,到底带来了什么利益给整个世界呢?在所有的职业中或任何的情况下,一颗受过控制与训练的心是一套更好且能帮助我们的设备,训练过的心学会包容、宽恕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平衡,使工作更得心应手。并且在此基础上要发展和培养理性,以便控制我们的行动。只要我们追随这颗训练得宜的心,最后,喜悦也会随著增长起来。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心的平静。通常,我们这颗心是摇摆不定的,要控制它很困难。心随著感官外驰散乱,就像水到处流窜一样。虽说如此,人类却懂得如何控制水,而使它更益于人类。人类很聪明,他们知道如何筑堤防水,兴建大型水库和渠道,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治理水,使水能更充分地被运用而不致于到处乱窜,最后流到最低处,而浪费了水的功能。同样的,这颗已经“筑堤”、被控制、经常训练的心,将会获得难以计量的利益。佛陀教导说:“已被控制的心,会带来真正的快乐,因此,为了最大的利益,你们得好好训练你们的心!”相同地,我们周遭所看到的动物:大象、马、水牛等等,在它们能被利用来工作之前,都必须先受过训练,也唯有在训练之后,它们的力量才能带给我们利益。已“筑堤”的心将带来比一颗未经训练的心还要多倍的福泽。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和我们一样在同一个方法下起步,有一颗未经训练的心。他们后来成为我们所尊敬的对象,能从他们的教化中得到多少的利益。真的,又即从这些曾经体验心的训练而达到解脱自在的人们身上,到底带来了什么利益给整个世界呢?在所有的职业中或任何的情况下,一颗受过控制与训练的心是一套更好且能帮助我们的设备,训练过的心学会包容、宽恕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平衡,使工作更得心应手。并且在此基础上要发展和培养理性,以便控制我们的行动。只要我们追随这颗训练得宜的心,最后,喜悦也会随著增长起来。
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之相而起烦恼困惑,并由此造业,导致种种痛苦。如果我们想要从中解脱,就必须断除对一切假相的执著,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用智慧去透视世间一切事物。认识到因果和无常的规律,认识到空性的了不可得,只有洞悉事物的真相,我们才不会被它的假象所迷惑,才不会住著其上。也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贪嗔痴烦恼的生起,避免生命中由住著而带来的痛苦。在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中,须菩提请教佛陀:“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刚经》都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云何应住”,即修行者的心如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即通过什么方法来降伏我们的心?佛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无住生心”。无住,就是不住于相。菩萨在修布施时要不住于相:“菩萨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如若不然又会如何呢?“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于相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不住相布施,就是在修布施时观三轮体空,不住于能施的我相,受施的他相,及所施的物相。倘若在布施时心有所住,则布施有限,功德也有限;布施时心无所住,则布施无限,功德也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菩萨在度众生时也要不住于相:“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五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广度一切众生,却不能住于度生相,不能有能度的我相,所度的众生相。菩萨如果在度生时尚有我相、众生相,就没有资格被称为菩萨。在佛法的学习过程中也要不住于相:“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通常,人们没有学习佛法以前,住著于世间相;学了佛法之后,又住著于佛法。其实,只要是住相,一样都能成为修道的障碍。就像落在眼中的金子与沙子,对眼睛会构成同样的影响。所以,修学佛法不但不能住于世间相,也不能住于佛法。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同样要不住于相:须陀洹没有得须陀洹的果相,斯陀含没有得斯陀含的果相,阿那含没有得阿那含的果相,阿罗汉也没有证得阿罗汉的果相。因为,阿罗汉如果认为我得阿罗汉果,那就是有我人众生寿者相。《金刚经》又说:“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须陀洹等四种果位是声闻乘行者证得的果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佛果。三乘行者在修证佛法过程中,以般若智慧证诸法实相,能所双亡,无智无得,如果取相妄生分别,早就和真理不相应了。《金刚经》中处处都在提醒我们不住于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实相者即是非相”;“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要证得实相,必须以般若去观察一切:“如来身相者,即非身相”;“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所言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从而达到无住生心的效果。禅宗发展到五祖之后,开始以《金刚经》思想作为修证指南,其后,六祖也是因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而惠能大师的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正体现了般若空无相的道理。六祖的《坛经》,也是以无住相修行来教授后世的学人。对于烦恼与菩提的区别,祖曰:“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与菩提仅在执境与离境的一念之差,执相就是烦恼,不执相则是菩提。对于见性成佛,祖曰:“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又说:“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佛性每人都本自具足,只为烦恼尘劳不得显现,如能不住于相,佛性便能显现。对于佛法的修证,六祖同样以无住生心概括了禅宗的几大要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者,对一切境界心不染著,是为无念;无相不住于相才能解脱生命的痛苦。《心经》告诉我们:要用般若智观照一切,认识到世间万物了不可得,就能心无挂碍,无挂碍就无恐怖,从而远离颠倒梦想,到达究竟涅架。涅槃是永恒的幸福宁静,只有证得涅槃,生命才能彻底解脱痛苦。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之相而起烦恼困惑,并由此造业,导致种种痛苦。如果我们想要从中解脱,就必须断除对一切假相的执著,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用智慧去透视世间一切事物。认识到因果和无常的规律,认识到空性的了不可得,只有洞悉事物的真相,我们才不会被它的假象所迷惑,才不会住著其上。也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贪嗔痴烦恼的生起,避免生命中由住著而带来的痛苦。在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中,须菩提请教佛陀:“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刚经》都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云何应住”,即修行者的心如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即通过什么方法来降伏我们的心?佛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无住生心”。无住,就是不住于相。菩萨在修布施时要不住于相:“菩萨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如若不然又会如何呢?“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于相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不住相布施,就是在修布施时观三轮体空,不住于能施的我相,受施的他相,及所施的物相。倘若在布施时心有所住,则布施有限,功德也有限;布施时心无所住,则布施无限,功德也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菩萨在度众生时也要不住于相:“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五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广度一切众生,却不能住于度生相,不能有能度的我相,所度的众生相。菩萨如果在度生时尚有我相、众生相,就没有资格被称为菩萨。在佛法的学习过程中也要不住于相:“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通常,人们没有学习佛法以前,住著于世间相;学了佛法之后,又住著于佛法。其实,只要是住相,一样都能成为修道的障碍。就像落在眼中的金子与沙子,对眼睛会构成同样的影响。所以,修学佛法不但不能住于世间相,也不能住于佛法。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同样要不住于相:须陀洹没有得须陀洹的果相,斯陀含没有得斯陀含的果相,阿那含没有得阿那含的果相,阿罗汉也没有证得阿罗汉的果相。因为,阿罗汉如果认为我得阿罗汉果,那就是有我人众生寿者相。《金刚经》又说:“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须陀洹等四种果位是声闻乘行者证得的果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佛果。三乘行者在修证佛法过程中,以般若智慧证诸法实相,能所双亡,无智无得,如果取相妄生分别,早就和真理不相应了。《金刚经》中处处都在提醒我们不住于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实相者即是非相”;“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要证得实相,必须以般若去观察一切:“如来身相者,即非身相”;“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所言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从而达到无住生心的效果。禅宗发展到五祖之后,开始以《金刚经》思想作为修证指南,其后,六祖也是因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而惠能大师的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正体现了般若空无相的道理。六祖的《坛经》,也是以无住相修行来教授后世的学人。对于烦恼与菩提的区别,祖曰:“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与菩提仅在执境与离境的一念之差,执相就是烦恼,不执相则是菩提。对于见性成佛,祖曰:“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又说:“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佛性每人都本自具足,只为烦恼尘劳不得显现,如能不住于相,佛性便能显现。对于佛法的修证,六祖同样以无住生心概括了禅宗的几大要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者,对一切境界心不染著,是为无念;无相不住于相才能解脱生命的痛苦。《心经》告诉我们:要用般若智观照一切,认识到世间万物了不可得,就能心无挂碍,无挂碍就无恐怖,从而远离颠倒梦想,到达究竟涅架。涅槃是永恒的幸福宁静,只有证得涅槃,生命才能彻底解脱痛苦。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些都是金刚经的金句,般若的心要。那么,如何在日用平常中体会?当无住与空性展现在日常生活中时,无住是心,空性是法,生活是事。三者互为依存。如此,在生活情境中,深入于空性、无住生心,这时甚深微眇、周遍含容的佛法和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无二无碍。生活不再是单调无趣的,佛法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玄想,就在日用平常的当下,体现深广无限的法性、法界、法身。禅语中「平常心是道。」正是此意!开车在路上,遇到塞车,如果心「住」着在塞车上面,内心就会急躁不安,如果能够放宽视野,看看窗外的街景或欣赏路上的风景,听听音乐,放松心情,就不会那么烦躁。塞车的影像盘据在心中,就会遮住智慧之眼,看不见当下的空性,什么是空性?空性就是万事万物皆无自性,在流动变化、相依相关中透过千差万别的认知而呈现为各式各样的现象,在开车的当下透视空性,就进入无住生心的般若状态,身心融入法界,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境界相。局限性的想法和感觉就是「有所住」,离开局限性的想法和感觉,就是「无所住」,就能照见真实,而真实无非就是缘起无自性。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知不觉中落入二元对立的思考,其实就是「有所住」,反之,照见缘起、不落两边,则是「无所住」。中观的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正是无所住。不落入绝对化的时间相、空间相、动作相、一体相、差别相,延伸到一切对立的观念都是如此,例如好坏、对错、荣辱、得失、成败、贫富、贵贱、多寡、高低、大小、长短、迟速等能见到它们的相依性、相待性,不要迷失在这些相对现象中,因为这些现象是因缘的呈现、没有实体、会改变的。好是由因缘而来、坏也是有因有缘,好会变坏、坏也可以变好,太固执好坏的观念,并不合乎事实的真相,执着「好」的观念,容易产生过度的期望、因为期望落空而失望,或者执着「坏」的观念,容易过度恐惧、忧虑,看不到好坏的因缘变化。甚至对佛法的观念产生执着也是有所住,住于「业障」、「功德」、「净土」、「佛力加被」、或执着「无常」、「苦」、「空」、「无我」,或执着「真常」、「真心」等等就会变成所知障,见不到真相,变成来逃避现实生活的困境的藉口。「业障」、「功德」、「净土」、「佛力加被」不应成为仪式化的的信仰,以功利、驱吉避凶的心态强化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对立观念,而应体会其深义,落实在生活中的心念和行为中离恶向善、离染清净。因为业力如幻从缘生也将依缘而灭。内心喜悦祥和就是业障消除、功德增长,内心光明、智慧清澈、慈悲柔和,当下就是净土、佛力显现。并不一定非要以信仰的角度来解读不可。「无常」、「苦」、「空」、「无我」也不应成为否定人生的消极思想或当作终极实相,而是作为对人生困境深刻的反省。实相无相、如幻缘起。由此,不住有为、不住无为,在尘而不染,内心寂静而活力充沛、喜悦自在、行于世间而不染着世间,才是不落两边的中道实相。同样地,「真常」、「真心」也不应想像为离开日常生常之外的神秘境界,而是「了知幻相、名为真实。」「常性不可得,名为寂减常住。」「离心无法,心性本空,方便说为真心」,在实际生活中,智慧光明常现前,实相如如,不住真妄、心法,不落两边,行于中道,是为真实的生活。总之,无住生心、不落两边,是在当下的生活情境中觉知、领悟并行动,不是停留在用头脑中的佛法理论架构来看待事物而已。那样很容易落入形式化、玄想、神秘的歧途中。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如工作不顺心、金钱损失、感情失意等事情,就告诉自己,这就是无常、一切皆空,于是觉得人生乏味、活得很没有意思,心被「消极思想」所遮蔽,看不见完整的、无限的缘起,这个世界似乎就只是挫败而已。若能打开视野、放宽心胸,明白即使工作不顺心、金钱损失、感情失意,这仅只是现象界的一环而已,法性、法界的甚深无量丝毫无损。当身心平静下来,看清挫败的真实缘起,那么未来只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就不会再发生。现在虽然并不尽如人意,也能发现身旁的人、事、物中,蕴藏了很多喜悦和乐趣的泉源,端看我们能否走出心灵的囚禁,接触到心灵和世界的光明面而已。当穿透心灵迷思,摆脱挫败感,这时,或许可以到公园散散步,看看花草树木、看看小孩戏耍,听听风声、鸟声,或者做做运动、与朋友、家人聚一聚,然后理智地分析因缘、了解因缘、改善因缘,路是活的,人是活的,不要钻牛角尖、沉溺在沮丧的情绪里,世界仍然是宽阔的,即使工作不顺心、金钱损失、感情失意,仍然有很多有意义的事、令人愉快的事可以去作。在这样的心境中,更深刻地看清楚,看看这当中有没有主宰外物、自主的「我」,有没有绝对不变、固定标准的好坏、对错、荣辱、得失。一再地看、仔细地检视,这一切分别相只是一堆思想、观念附加的附加物而已,实际上只有身、心、环境、世界相依相缘的运作和呈现而已。这就是无我、无相、无住的生活智慧,也就是「法」的生活。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些都是金刚经的金句,般若的心要。那么,如何在日用平常中体会?当无住与空性展现在日常生活中时,无住是心,空性是法,生活是事。三者互为依存。如此,在生活情境中,深入于空性、无住生心,这时甚深微眇、周遍含容的佛法和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无二无碍。生活不再是单调无趣的,佛法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玄想,就在日用平常的当下,体现深广无限的法性、法界、法身。禅语中「平常心是道。」正是此意!开车在路上,遇到塞车,如果心「住」着在塞车上面,内心就会急躁不安,如果能够放宽视野,看看窗外的街景或欣赏路上的风景,听听音乐,放松心情,就不会那么烦躁。塞车的影像盘据在心中,就会遮住智慧之眼,看不见当下的空性,什么是空性?空性就是万事万物皆无自性,在流动变化、相依相关中透过千差万别的认知而呈现为各式各样的现象,在开车的当下透视空性,就进入无住生心的般若状态,身心融入法界,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境界相。局限性的想法和感觉就是「有所住」,离开局限性的想法和感觉,就是「无所住」,就能照见真实,而真实无非就是缘起无自性。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知不觉中落入二元对立的思考,其实就是「有所住」,反之,照见缘起、不落两边,则是「无所住」。中观的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正是无所住。不落入绝对化的时间相、空间相、动作相、一体相、差别相,延伸到一切对立的观念都是如此,例如好坏、对错、荣辱、得失、成败、贫富、贵贱、多寡、高低、大小、长短、迟速等能见到它们的相依性、相待性,不要迷失在这些相对现象中,因为这些现象是因缘的呈现、没有实体、会改变的。好是由因缘而来、坏也是有因有缘,好会变坏、坏也可以变好,太固执好坏的观念,并不合乎事实的真相,执着「好」的观念,容易产生过度的期望、因为期望落空而失望,或者执着「坏」的观念,容易过度恐惧、忧虑,看不到好坏的因缘变化。甚至对佛法的观念产生执着也是有所住,住于「业障」、「功德」、「净土」、「佛力加被」、或执着「无常」、「苦」、「空」、「无我」,或执着「真常」、「真心」等等就会变成所知障,见不到真相,变成来逃避现实生活的困境的藉口。「业障」、「功德」、「净土」、「佛力加被」不应成为仪式化的的信仰,以功利、驱吉避凶的心态强化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对立观念,而应体会其深义,落实在生活中的心念和行为中离恶向善、离染清净。因为业力如幻从缘生也将依缘而灭。内心喜悦祥和就是业障消除、功德增长,内心光明、智慧清澈、慈悲柔和,当下就是净土、佛力显现。并不一定非要以信仰的角度来解读不可。「无常」、「苦」、「空」、「无我」也不应成为否定人生的消极思想或当作终极实相,而是作为对人生困境深刻的反省。实相无相、如幻缘起。由此,不住有为、不住无为,在尘而不染,内心寂静而活力充沛、喜悦自在、行于世间而不染着世间,才是不落两边的中道实相。同样地,「真常」、「真心」也不应想像为离开日常生常之外的神秘境界,而是「了知幻相、名为真实。」「常性不可得,名为寂减常住。」「离心无法,心性本空,方便说为真心」,在实际生活中,智慧光明常现前,实相如如,不住真妄、心法,不落两边,行于中道,是为真实的生活。总之,无住生心、不落两边,是在当下的生活情境中觉知、领悟并行动,不是停留在用头脑中的佛法理论架构来看待事物而已。那样很容易落入形式化、玄想、神秘的歧途中。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如工作不顺心、金钱损失、感情失意等事情,就告诉自己,这就是无常、一切皆空,于是觉得人生乏味、活得很没有意思,心被「消极思想」所遮蔽,看不见完整的、无限的缘起,这个世界似乎就只是挫败而已。若能打开视野、放宽心胸,明白即使工作不顺心、金钱损失、感情失意,这仅只是现象界的一环而已,法性、法界的甚深无量丝毫无损。当身心平静下来,看清挫败的真实缘起,那么未来只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就不会再发生。现在虽然并不尽如人意,也能发现身旁的人、事、物中,蕴藏了很多喜悦和乐趣的泉源,端看我们能否走出心灵的囚禁,接触到心灵和世界的光明面而已。当穿透心灵迷思,摆脱挫败感,这时,或许可以到公园散散步,看看花草树木、看看小孩戏耍,听听风声、鸟声,或者做做运动、与朋友、家人聚一聚,然后理智地分析因缘、了解因缘、改善因缘,路是活的,人是活的,不要钻牛角尖、沉溺在沮丧的情绪里,世界仍然是宽阔的,即使工作不顺心、金钱损失、感情失意,仍然有很多有意义的事、令人愉快的事可以去作。在这样的心境中,更深刻地看清楚,看看这当中有没有主宰外物、自主的「我」,有没有绝对不变、固定标准的好坏、对错、荣辱、得失。一再地看、仔细地检视,这一切分别相只是一堆思想、观念附加的附加物而已,实际上只有身、心、环境、世界相依相缘的运作和呈现而已。这就是无我、无相、无住的生活智慧,也就是「法」的生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经的主要内容是以大量譬喻和丰富的想象来说明大乘佛教的殊胜。全经以开、示、悟、入为总纲,具体叙述三乘归于一乘的中心思想,反复论证大乘佛教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在本经中,佛陀为了说明事理,采用了很多比喻来加以说明,从而使抽象的佛理形象化,便于大众理解。《法华经》中共有七种比喻,简称为“法华七喻”,这七喻就像七颗明珠,不但讲明了深刻的道理,而且彰显出精彩的文学性。一、火宅喻在《法华经》第三品《譬喻品》中,佛陀讲到长者从火宅中救出众多孩子的故事。佛陀在经中告诉舍利弗说,诸佛经常以各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让所有佛子都能得到解脱。接著,佛陀便以国中有大长者,因为年老体衰,拥有无量财富和田宅,以及僮仆。他的家庭广大,只有一个门,家中人数众多。一天突然大火从家宅四面燃起,长者见大火起来,很是惊恐,自己能出逃。但顾及那些僮仆。他知道僮仆都贪图嬉戏,没有出逃的意思。为了让僮仆逃到安全地带,长者采用下面的技巧令僮仆得出。经云:“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长者就是通过允诺给予僮仆各种娱乐设施的方法,让所有的僮仆都逃离出火宅,来到安全的地带。长者喻我佛如来,孩子喻苦难的众生;火喻世间之苦,宅子喻众生轮回的三界。火宅喻告诉我们:三界如火宅,众生却贪图世间虚幻的快乐而不愿出离。二、穷子喻穷子喻出自第四品《信解品》。讲走失在外的穷孩子,面对所乞讨的长者的富裕之家却不知是自己的家。穷子见到长者身上真珠璎珞充满,价值千万,庄严其身。他身旁还有很多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穷子见到长者如是威德庄严,心生恐怖,便快速离去。长者见到穷子,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便派人追赶,将穷子追回。穷子非常恐怖,担心被处死,长者令人以冷水洒面,促其醒悟。但穷子仍不醒悟,长者便放其外出乞讨。接著,长者巧设方便,使人请穷子来家里打杂做事,逐渐使其渐悟自己就是长者儿子并最终继承了家产。经中的穷子喻二乘之人,长者喻佛陀,佛陀巧设方便,让穷子从小乘修起,渐入大乘法门,最后将佛子带入大乘境界。三、药草喻药草喻出自第五品《药草喻品》。经云:“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花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本品中的众生喻药草(小药草、中等药草、大药草)或树木(小树、大树),但是法雨无差别,雨落在地上,药草和树木各取所需,都能开花结果。在下面经文中还多次提到草木、云雨。其中的三草二木喻受如来教化的众生,下雨之云喻我佛如来,大雨喻如来所说的一乘大法。四、化城喻化城喻出自第七品《化城喻品》,经中以比喻的方式,以众生经过险难之道为喻,说明小乘贪图涅槃之境。经中说众生经过五百由旬的险难之道,路上没有人烟,非常恐怖。有一个聪明的导师,为了让大众能够顺利走过险道,于是对众人说,你们不要害怕,更不要后退,前面有座大城,可到里面休息,如果能够进入这座城,就能够安稳快乐。这时众多疲劳之人,心生欢喜,感叹说:“我们马上就可以远离恶道,得到安稳快乐。”这些人于是便进入化城,想象著自己将得到安稳快乐,感到无比喜悦。导师知道众人已经得到止息,不会疲倦,就去除化城,对众生说:“你们今来,宝处不远,前面的化城,是我变化而成,为让你们休息一会儿。”这段比喻主要针对小乘圣者而说。小乘圣者贪图进入涅槃境界,一旦进入后就不想离开。岂知真正的宝藏还在遥远的地方,而这座让休息者暂时歇脚的“化城”只是幻像,休息完后还要继续赶路(指达到真正的涅槃)。五、衣珠喻衣珠喻出自第八品《五百弟子受记品》。经中说,就好像有人来到亲友家中,因喝酒而醉倒。这时亲友便以无价宝珠系在其衣服里面,送给其人。这人醉卧在地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他后来游行到其他国家。为了衣食之需,到处求索,过得很是艰难,若是得到少许财物,便感到十分满足。后来,亲友见到他便说:“你怎么为了衣食竟然如此窘迫。我过去为了让你安乐,以无价宝珠,系在你的衣服里面,现在还在,你竟然不知道,还勤苦如此,以求自活,太愚痴了。你现在可用这个宝珠,换取所需之物,你就会过得如意,不会缺少东西了。”这段经文讲穷困的愚夫被富有的朋友赠送宝珠,而愚夫因醉酒不知,仍到处奔波谋生。愚夫喻声闻和缘觉,朋友喻我佛如来,愚夫的醉酒好比被种种烦恼困扰。众生为小乘小果,甚至世俗事务的“衣食忙碌奔波,却不知心里早有佛陀赠与的宝珠——一乘佛法。”六、髻珠喻髻珠喻出自第十四品《安乐行品》。经中说,比如转轮圣王,想以威力降伏众国,而众小国王并不顺从,这时转轮王便起兵前往讨伐。王见到兵士中有战功之人,心生欢喜,论功行赏,或给予田宅、或城邑、或衣服、或严身之具,或种种金银珠宝。但是,只有发髻中有一明珠,大王起初舍不得送人,怕送人别人会吃惊。但是,转轮圣王见到众兵士立如此大功,于是毫无吝啬地将发髻中的明珠赏赐将士。经文中的轮王比喻如来,髺喻二乘权教,珠喻一乘实理。珠在髺中,就如实理为权所隐。这就是说如来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授记二乘而得作佛,就像轮王解髺中之珠以与功臣,所以,以此为喻也。七、医子喻医子喻出自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经中说,比如一个良医,聪明智慧,善于配制药方,治疗众生之病。这个良医有很多子女。一次,他因为有事到其他国家,他的孩子因为不慎饮用了父亲配制的毒药而中毒。不久,医生回来,众子见到心大欢喜,请求父亲医治。父亲见到孩子如此苦恼,便按照药方,以好医药,色相美味,捣筛和合,让孩子服用。孩子服用之后,病即痊愈。经文中的医生比喻如来,众子比喻三乘人。因为诸子无知,饮用毒药,心即狂乱,父亲设方便,让他们服用好药得以治愈。这比喻三乘人,信受权教,不得正道。如来施设各种方便,让他们服用大乘法药,迅速除去他们的苦恼,不让他们有各种祸患,所以,以医生之子作为比喻。《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经的主要内容是以大量譬喻和丰富的想象来说明大乘佛教的殊胜。全经以开、示、悟、入为总纲,具体叙述三乘归于一乘的中心思想,反复论证大乘佛教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在本经中,佛陀为了说明事理,采用了很多比喻来加以说明,从而使抽象的佛理形象化,便于大众理解。《法华经》中共有七种比喻,简称为“法华七喻”,这七喻就像七颗明珠,不但讲明了深刻的道理,而且彰显出精彩的文学性。一、火宅喻在《法华经》第三品《譬喻品》中,佛陀讲到长者从火宅中救出众多孩子的故事。佛陀在经中告诉舍利弗说,诸佛经常以各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让所有佛子都能得到解脱。接著,佛陀便以国中有大长者,因为年老体衰,拥有无量财富和田宅,以及僮仆。他的家庭广大,只有一个门,家中人数众多。一天突然大火从家宅四面燃起,长者见大火起来,很是惊恐,自己能出逃。但顾及那些僮仆。他知道僮仆都贪图嬉戏,没有出逃的意思。为了让僮仆逃到安全地带,长者采用下面的技巧令僮仆得出。经云:“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长者就是通过允诺给予僮仆各种娱乐设施的方法,让所有的僮仆都逃离出火宅,来到安全的地带。长者喻我佛如来,孩子喻苦难的众生;火喻世间之苦,宅子喻众生轮回的三界。火宅喻告诉我们:三界如火宅,众生却贪图世间虚幻的快乐而不愿出离。二、穷子喻穷子喻出自第四品《信解品》。讲走失在外的穷孩子,面对所乞讨的长者的富裕之家却不知是自己的家。穷子见到长者身上真珠璎珞充满,价值千万,庄严其身。他身旁还有很多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穷子见到长者如是威德庄严,心生恐怖,便快速离去。长者见到穷子,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便派人追赶,将穷子追回。穷子非常恐怖,担心被处死,长者令人以冷水洒面,促其醒悟。但穷子仍不醒悟,长者便放其外出乞讨。接著,长者巧设方便,使人请穷子来家里打杂做事,逐渐使其渐悟自己就是长者儿子并最终继承了家产。经中的穷子喻二乘之人,长者喻佛陀,佛陀巧设方便,让穷子从小乘修起,渐入大乘法门,最后将佛子带入大乘境界。三、药草喻药草喻出自第五品《药草喻品》。经云:“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花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本品中的众生喻药草(小药草、中等药草、大药草)或树木(小树、大树),但是法雨无差别,雨落在地上,药草和树木各取所需,都能开花结果。在下面经文中还多次提到草木、云雨。其中的三草二木喻受如来教化的众生,下雨之云喻我佛如来,大雨喻如来所说的一乘大法。四、化城喻化城喻出自第七品《化城喻品》,经中以比喻的方式,以众生经过险难之道为喻,说明小乘贪图涅槃之境。经中说众生经过五百由旬的险难之道,路上没有人烟,非常恐怖。有一个聪明的导师,为了让大众能够顺利走过险道,于是对众人说,你们不要害怕,更不要后退,前面有座大城,可到里面休息,如果能够进入这座城,就能够安稳快乐。这时众多疲劳之人,心生欢喜,感叹说:“我们马上就可以远离恶道,得到安稳快乐。”这些人于是便进入化城,想象著自己将得到安稳快乐,感到无比喜悦。导师知道众人已经得到止息,不会疲倦,就去除化城,对众生说:“你们今来,宝处不远,前面的化城,是我变化而成,为让你们休息一会儿。”这段比喻主要针对小乘圣者而说。小乘圣者贪图进入涅槃境界,一旦进入后就不想离开。岂知真正的宝藏还在遥远的地方,而这座让休息者暂时歇脚的“化城”只是幻像,休息完后还要继续赶路(指达到真正的涅槃)。五、衣珠喻衣珠喻出自第八品《五百弟子受记品》。经中说,就好像有人来到亲友家中,因喝酒而醉倒。这时亲友便以无价宝珠系在其衣服里面,送给其人。这人醉卧在地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他后来游行到其他国家。为了衣食之需,到处求索,过得很是艰难,若是得到少许财物,便感到十分满足。后来,亲友见到他便说:“你怎么为了衣食竟然如此窘迫。我过去为了让你安乐,以无价宝珠,系在你的衣服里面,现在还在,你竟然不知道,还勤苦如此,以求自活,太愚痴了。你现在可用这个宝珠,换取所需之物,你就会过得如意,不会缺少东西了。”这段经文讲穷困的愚夫被富有的朋友赠送宝珠,而愚夫因醉酒不知,仍到处奔波谋生。愚夫喻声闻和缘觉,朋友喻我佛如来,愚夫的醉酒好比被种种烦恼困扰。众生为小乘小果,甚至世俗事务的“衣食忙碌奔波,却不知心里早有佛陀赠与的宝珠——一乘佛法。”六、髻珠喻髻珠喻出自第十四品《安乐行品》。经中说,比如转轮圣王,想以威力降伏众国,而众小国王并不顺从,这时转轮王便起兵前往讨伐。王见到兵士中有战功之人,心生欢喜,论功行赏,或给予田宅、或城邑、或衣服、或严身之具,或种种金银珠宝。但是,只有发髻中有一明珠,大王起初舍不得送人,怕送人别人会吃惊。但是,转轮圣王见到众兵士立如此大功,于是毫无吝啬地将发髻中的明珠赏赐将士。经文中的轮王比喻如来,髺喻二乘权教,珠喻一乘实理。珠在髺中,就如实理为权所隐。这就是说如来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授记二乘而得作佛,就像轮王解髺中之珠以与功臣,所以,以此为喻也。七、医子喻医子喻出自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经中说,比如一个良医,聪明智慧,善于配制药方,治疗众生之病。这个良医有很多子女。一次,他因为有事到其他国家,他的孩子因为不慎饮用了父亲配制的毒药而中毒。不久,医生回来,众子见到心大欢喜,请求父亲医治。父亲见到孩子如此苦恼,便按照药方,以好医药,色相美味,捣筛和合,让孩子服用。孩子服用之后,病即痊愈。经文中的医生比喻如来,众子比喻三乘人。因为诸子无知,饮用毒药,心即狂乱,父亲设方便,让他们服用好药得以治愈。这比喻三乘人,信受权教,不得正道。如来施设各种方便,让他们服用大乘法药,迅速除去他们的苦恼,不让他们有各种祸患,所以,以医生之子作为比喻。
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许多人都成了富贵。但他自己的儿孙们都不富裕,也没有一个当官的。有一天,他的儿子说:“爹,你是一个风水名师,为什么咱们家没有出一个当官的?你就不能调理一下,让咱家也富裕,也出官员?”风水师说:“可以,但必须按我说的去办,明天午时是一个是吉时良辰,你们哥仨到你爷爷的坟上拜祭一下,然后将我包好的镇物埋在东南西北方向上,不出数年可以出官。但埋下后,不可以说一句丧气话,直走回家。”次日午时,哥仨按照老爹的吩咐,到爷爷的墓地去按法调理后,回家的路上,突然从路上走来一个乞丐,乞丐说:“想讨点吃的,或给点小钱。”老大一脚踢开。并说道:“真倒霉,遇到一个要饭的”。回家后,老爹说:“一路上,遇到什么人了?你们一定说了倒霉话吧?”哥仨只好承认事实。然后老爹说:“你们没有当官的命啊,我虽然精通术数风水,但也违背不了天意,刚才你们遇到那个讨饭的,就是你们的爷爷的灵魂啊!”你们这样对待祖上,哪会有当官的福分呢!”古人言“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福人居福地”,那没有福德之人,本身也担不起那福德之地。必应因种种缘由,失之交臂。在《了凡四训》中写到:福建莆田县的林家,他们的长辈中有一位老太太喜欢做善事,常做粉团给穷人吃,只要有人要,从不厌倦。有一位仙人变作道士,每天向她讨六七个粉团,老太太每天都给他,一连三年都是这样,仙人这才知道她做善事确实出于真诚。道人就向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要怎么样报答你呢?这样吧,你家后面有一块宝地,你将来你死后葬在那里,后代子孙当官的人数,就会像一升芝麻那么多。”后来老太太去世,她的儿子依照仙人指定的地点埋葬,葬后第一代就有九人中进士,后来世世代代做大官的人很多。因此,福建竟有“无林不开榜”的传言(意思是每次考试发榜,榜上准有林家人)。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不知布施的无福德之人,求之富贵而不得。行善积德之人,福德深厚,必得福报;不求富贵,而富贵自来。在《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释迦牟尼佛说到:“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现在很多人,不布施、舍是如何?也就罢了,更可怕是,人心贪得无厌。自己不想任何付出,就要坐享其成。或者本来不属于自己应得的东西财物,强行盗取。贪念加重,贪业增多,变为恶因,种下恶果,因缘成熟之际,他们定会自食恶果。去看看,那些贪官的下场,和那些强盗下场,就知道贪业的会他们给来什么恶果的。这是很典型一种由贪变成的恶果。古人造词“舍得”二字,是有因果关系的。预先得来,必先舍去。舍在前,为因。得在后,为果。就像一个农夫,要想秋天多得粮食,就要先春天多播种子。春天不播一粒种,秋天岂得万斤粮!不行春风,难得秋雨。佛说人有三毒:贪、嗔、痴。行善、布施、舍去,是能断贪念,为修一切善,种善根的。种下善根才会得善果,才会有福德,才会福报的,才会“佛事门中求,有求必应”。正如《药师经》中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可怜的是,有些愚昧无知众生,贪念极其重,想收获粮食,但有时连一粒粮食种子,都不舍下播种,还在哪里“黄粱一梦”呢。哪里会有福德和福报会降临他们呢?没有!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馀庆!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许多人都成了富贵。但他自己的儿孙们都不富裕,也没有一个当官的。有一天,他的儿子说:“爹,你是一个风水名师,为什么咱们家没有出一个当官的?你就不能调理一下,让咱家也富裕,也出官员?”风水师说:“可以,但必须按我说的去办,明天午时是一个是吉时良辰,你们哥仨到你爷爷的坟上拜祭一下,然后将我包好的镇物埋在东南西北方向上,不出数年可以出官。但埋下后,不可以说一句丧气话,直走回家。”次日午时,哥仨按照老爹的吩咐,到爷爷的墓地去按法调理后,回家的路上,突然从路上走来一个乞丐,乞丐说:“想讨点吃的,或给点小钱。”老大一脚踢开。并说道:“真倒霉,遇到一个要饭的”。回家后,老爹说:“一路上,遇到什么人了?你们一定说了倒霉话吧?”哥仨只好承认事实。然后老爹说:“你们没有当官的命啊,我虽然精通术数风水,但也违背不了天意,刚才你们遇到那个讨饭的,就是你们的爷爷的灵魂啊!”你们这样对待祖上,哪会有当官的福分呢!”古人言“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福人居福地”,那没有福德之人,本身也担不起那福德之地。必应因种种缘由,失之交臂。在《了凡四训》中写到:福建莆田县的林家,他们的长辈中有一位老太太喜欢做善事,常做粉团给穷人吃,只要有人要,从不厌倦。有一位仙人变作道士,每天向她讨六七个粉团,老太太每天都给他,一连三年都是这样,仙人这才知道她做善事确实出于真诚。道人就向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要怎么样报答你呢?这样吧,你家后面有一块宝地,你将来你死后葬在那里,后代子孙当官的人数,就会像一升芝麻那么多。”后来老太太去世,她的儿子依照仙人指定的地点埋葬,葬后第一代就有九人中进士,后来世世代代做大官的人很多。因此,福建竟有“无林不开榜”的传言(意思是每次考试发榜,榜上准有林家人)。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不知布施的无福德之人,求之富贵而不得。行善积德之人,福德深厚,必得福报;不求富贵,而富贵自来。在《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释迦牟尼佛说到:“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现在很多人,不布施、舍是如何?也就罢了,更可怕是,人心贪得无厌。自己不想任何付出,就要坐享其成。或者本来不属于自己应得的东西财物,强行盗取。贪念加重,贪业增多,变为恶因,种下恶果,因缘成熟之际,他们定会自食恶果。去看看,那些贪官的下场,和那些强盗下场,就知道贪业的会他们给来什么恶果的。这是很典型一种由贪变成的恶果。古人造词“舍得”二字,是有因果关系的。预先得来,必先舍去。舍在前,为因。得在后,为果。就像一个农夫,要想秋天多得粮食,就要先春天多播种子。春天不播一粒种,秋天岂得万斤粮!不行春风,难得秋雨。佛说人有三毒:贪、嗔、痴。行善、布施、舍去,是能断贪念,为修一切善,种善根的。种下善根才会得善果,才会有福德,才会福报的,才会“佛事门中求,有求必应”。正如《药师经》中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可怜的是,有些愚昧无知众生,贪念极其重,想收获粮食,但有时连一粒粮食种子,都不舍下播种,还在哪里“黄粱一梦”呢。哪里会有福德和福报会降临他们呢?没有!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中华佛光文化网台湾讯根据佛教经典记载,佛陀涅槃后,有三颗佛牙舍利传世,目前一颗在中国大陆,一颗在斯里兰卡,第三颗原供奉于印度,十三世纪时,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佛陀真身舍利被秘密带往西藏,供奉在萨迦遮楚秋的“囊极拉斋寺”。一九六八年拉斋寺被毁,佛陀舍利由西藏喇嘛贡噶多杰仁波切拾获,潜送回印度。三十年后,贡噶多杰仁波切自感年事已高,欲将保护多年的佛陀舍利托付值得信赖之人;时值一九九八年,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赴印度传授三坛大戒,贡噶多杰仁波切肯定星云大师长期推展佛教的努力和贡献,必能将佛陀舍利做最妥善安排,于是联名十二位仁波切共同认证签署,将佛陀舍利托付星云大师。星云大师深感佛世难逢,佛陀舍利亦为宇宙稀有之宝,在接受捐赠当下亦决意建塔供奉,汇聚千家寺院、百万人士的力量,共建“佛陀纪念馆”。恭迎回台万众瞻仰后星云大师率众经由尼泊尔、泰国,将佛陀舍利恭迎回台湾。佛陀舍利驾临台湾当日,大雨滂沱,就在抵达台北松山火车站前时,大雨骤停,路面上乍现如黄金铺地般的灿烂金光,众人不禁惊呼:“是金光大道、是佛光大道!”恭迎法会现场更聚集万千民众夹道恭迎,不分政党、宗派、种族,齐聚当时的台北中正纪念堂,气氛祥和庄严,而在海内外多家媒体实况直播下,盛大的殊胜景象,透过萤光幕同步播放,震撼全球。在经临时坛场的诵经、回向仪式后,佛陀舍利暂奉在佛光山台北道场,八个月期间,前往瞻仰的信众逾数十万人次,义工超过万人,观礼者无不流露欢喜、感动神情。星云大师在安奉仪式时有感而发地说:“人们瞻仰佛陀舍利后,不但会恭敬合掌,还会生起欢喜心、道德心,因此佛陀舍利比黄金、钻石还要珍贵;希望大家藉由礼拜佛陀舍利,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此情此景更加坚决了大师兴建佛馆的愿心。看到佛法看到生命为了寻觅建馆地点,历经多次波折。回顾过程,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署理会长慈容法师表示,佛陀纪念馆原本不打算盖在南部,而是要兴建在宜兰,但峰回路转,最终选择紧临佛光山的土地,不但面积适中,且能够独立形成一个佛教园区,在二零零三年元月举行安基典礼.建筑用地底定后,如何让佛陀纪念馆与民众产生连结,进而裨益社会人心,星云大师苦心擘画。他曾明示“佛陀纪念馆是为大众而建,所有的建筑元素基于人性化,让每个人来都有‘回家’的感受。”大师进一步说明,民众无论是信仰佛陀、天主、基督,甚或妈祖等,进入佛馆就感受到自己是佛、是天主、是妈祖,“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佛馆让来自全世界的民众看见自己、肯定自己,进而提升自己,这就是佛馆设立的目标。”“佛陀纪念馆是以有形的建筑,开发人们内心的清净佛性,为人间注入真、善、美,可说是‘人间佛教’的具体呈现.”大师表示,佛馆不但融合传统与现代,亦结合知识与人文,让人们可以看到佛法,看到生命。“佛陀纪念馆不仅代表佛教一个历史性的建筑,也将成为世界的一大奇观,甚至与万里长城媲美。”大师说,在佛馆不但能增加知识、更能净化身心;期待海内外民众到此能喜欢上佛陀,跟佛菩萨没有距离感,人人浸润于佛陀的光明之中。中华佛光文化网台湾讯根据佛教经典记载,佛陀涅槃后,有三颗佛牙舍利传世,目前一颗在中国大陆,一颗在斯里兰卡,第三颗原供奉于印度,十三世纪时,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佛陀真身舍利被秘密带往西藏,供奉在萨迦遮楚秋的“囊极拉斋寺”。一九六八年拉斋寺被毁,佛陀舍利由西藏喇嘛贡噶多杰仁波切拾获,潜送回印度。三十年后,贡噶多杰仁波切自感年事已高,欲将保护多年的佛陀舍利托付值得信赖之人;时值一九九八年,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赴印度传授三坛大戒,贡噶多杰仁波切肯定星云大师长期推展佛教的努力和贡献,必能将佛陀舍利做最妥善安排,于是联名十二位仁波切共同认证签署,将佛陀舍利托付星云大师。星云大师深感佛世难逢,佛陀舍利亦为宇宙稀有之宝,在接受捐赠当下亦决意建塔供奉,汇聚千家寺院、百万人士的力量,共建“佛陀纪念馆”。恭迎回台万众瞻仰后星云大师率众经由尼泊尔、泰国,将佛陀舍利恭迎回台湾。佛陀舍利驾临台湾当日,大雨滂沱,就在抵达台北松山火车站前时,大雨骤停,路面上乍现如黄金铺地般的灿烂金光,众人不禁惊呼:“是金光大道、是佛光大道!”恭迎法会现场更聚集万千民众夹道恭迎,不分政党、宗派、种族,齐聚当时的台北中正纪念堂,气氛祥和庄严,而在海内外多家媒体实况直播下,盛大的殊胜景象,透过萤光幕同步播放,震撼全球。在经临时坛场的诵经、回向仪式后,佛陀舍利暂奉在佛光山台北道场,八个月期间,前往瞻仰的信众逾数十万人次,义工超过万人,观礼者无不流露欢喜、感动神情。星云大师在安奉仪式时有感而发地说:“人们瞻仰佛陀舍利后,不但会恭敬合掌,还会生起欢喜心、道德心,因此佛陀舍利比黄金、钻石还要珍贵;希望大家藉由礼拜佛陀舍利,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此情此景更加坚决了大师兴建佛馆的愿心。看到佛法看到生命为了寻觅建馆地点,历经多次波折。回顾过程,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署理会长慈容法师表示,佛陀纪念馆原本不打算盖在南部,而是要兴建在宜兰,但峰回路转,最终选择紧临佛光山的土地,不但面积适中,且能够独立形成一个佛教园区,在二零零三年元月举行安基典礼.建筑用地底定后,如何让佛陀纪念馆与民众产生连结,进而裨益社会人心,星云大师苦心擘画。他曾明示“佛陀纪念馆是为大众而建,所有的建筑元素基于人性化,让每个人来都有‘回家’的感受。”大师进一步说明,民众无论是信仰佛陀、天主、基督,甚或妈祖等,进入佛馆就感受到自己是佛、是天主、是妈祖,“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佛馆让来自全世界的民众看见自己、肯定自己,进而提升自己,这就是佛馆设立的目标。”“佛陀纪念馆是以有形的建筑,开发人们内心的清净佛性,为人间注入真、善、美,可说是‘人间佛教’的具体呈现.”大师表示,佛馆不但融合传统与现代,亦结合知识与人文,让人们可以看到佛法,看到生命。“佛陀纪念馆不仅代表佛教一个历史性的建筑,也将成为世界的一大奇观,甚至与万里长城媲美。”大师说,在佛馆不但能增加知识、更能净化身心;期待海内外民众到此能喜欢上佛陀,跟佛菩萨没有距离感,人人浸润于佛陀的光明之中。
有些修道的人,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如果没有调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产生瞋念。所谓「嫉恶如仇」,遇到看不惯的人事物,马上会起瞋恨心,口出恶言,指责批评,甚至于毒骂;这种修行人,是缺少忍的工夫,也可说是没有智慧、没有慈悲的人。虽然他是精进行道的人,但心却如猛火般刚烈,碰到什么都会燃烧,不但将自己的功德、人缘都烧掉,甚至连三宝的形象也会被烧毁,所以佛陀要在谈戒贪之后,特别接著谈戒瞋。在家居士贪著五欲,当然也会有强烈的瞋心,不过瞋心却不一定和贪心成正比,特别是有些人会为了贪而不让瞋心显露出来。倒是刚愎自用、守身如玉、孤芳自赏的人,很容易表现出瞋恨心的习气。一个修行的人,如果变成这样---贪心不强却瞋心猛烈,那是很可惜的。有些修道的人,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如果没有调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产生瞋念。所谓「嫉恶如仇」,遇到看不惯的人事物,马上会起瞋恨心,口出恶言,指责批评,甚至于毒骂;这种修行人,是缺少忍的工夫,也可说是没有智慧、没有慈悲的人。虽然他是精进行道的人,但心却如猛火般刚烈,碰到什么都会燃烧,不但将自己的功德、人缘都烧掉,甚至连三宝的形象也会被烧毁,所以佛陀要在谈戒贪之后,特别接著谈戒瞋。在家居士贪著五欲,当然也会有强烈的瞋心,不过瞋心却不一定和贪心成正比,特别是有些人会为了贪而不让瞋心显露出来。倒是刚愎自用、守身如玉、孤芳自赏的人,很容易表现出瞋恨心的习气。一个修行的人,如果变成这样---贪心不强却瞋心猛烈,那是很可惜的。
人生三大问题里,有个婚姻问题。外国人往往颂扬爱情,把爱情看得很神圣。其实说穿了之后,爱情属于欲,并不神圣。爱是爱欲,情是情欲,总之和欲紧密相连。欲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主要两种:食欲、色欲。吃东西,什么叫好吃?是在食欲的支配之下。所以,“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这个上头的时候,吃东西也不知道什么味儿。这个味儿哪去了?因为没有食欲呀!自然不觉得有味儿了。“子在齐闻韶”,孔子在齐国听到了演奏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在三个月里头,吃肉不知道肉什么味儿。亡室萧秾华在重庆的时候,我的朋友齐居士告诉她,吃肉时用观想的法子,观想肉变成一朵莲花,然后咽下去,她按这法子,试了一阵之后说:“我吃的肉一点味也没有了。”可见味儿是由于你的食欲所产生的。所以,你的心不在这上头,就没有味儿了。外国人很明白这个道理,请客宴会,总要自夸,今天,菜如何珍贵讲究,厨师多么高明难得,夸耀一番,引起大家的食欲。主人要自己介绍、宣扬,引起大家食欲,让宾客觉得好吃。爱情不离色欲,色欲也是如此,都是从欲上出发,并不神圣。《楞严经》就说:“汝爱我心”,你爱我思慕之心,“我怜汝色”,我就喜欢你漂亮的容色,“以是因缘”,就是因为这个因缘,经百千劫,彼此就互相缠缚。你喜欢我的心,我喜欢你的容色,互相爱恋,常在缠缚。这种情,是以欲为本,互相捆绑起来。当然在家就有夫妇之道,这也是人生的一个因缘,大家也应该随缘。有在家人提出要绝欲的问题,我反问说:“您夫人同意吗?”所以应该注意家庭的和谐。因此,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有很正确的标准,以人品为第一,其余的条件都在其次。第一,希望对方是个明白人,俗语说:“愿意跟明白人打架,不愿意跟糊涂人说话。”第二,要良善,有很良善的心,不愿意害人,不愿意损人利己,有很良善的心。第三,是诚实,不是油滑,不是有很多很多的招术。第四,是正派,作风正派,男女关系上也很正派。这样的人就很好,是上选。其他的条件都可以降低。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十全十美是圣人了,现在找个贤人都不容易。我们婚姻、家庭问题解决得好,对于修持有极大便利。建设一个佛化的家庭,对于自己入世、出世、佛法、世法都是很有利的。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女能信佛,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儿女都不信佛。现在你们还想不到,真正到了老了,尤其到了临终,你儿女信佛和你儿女不信佛,这个差别就太大了。他帮你一把,你就能往生,他拖你后腿,你就往生不了。现在一般说起来,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有人帮助一下,完全能够生死自由,不需要帮助,这种人不是很多,就是你有这个力量,有人帮一下还是好嘛!可以增上呀!这件事情靠子女最好,靠别人往往靠不上。所以在交朋友、结婚,建立家庭方面,也是人生重要的事。我们应当慎重,也应祈祷,靠佛力。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眼睛。要不断地擦亮自己的眼睛。对于一个人,自己先要有分析,然后判断,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宁缺毋滥,有的人很善于讨人喜欢、献殷勤,很伶俐,很聪明。而实际上,往往跟我们所要求的主要问题:明白、良善、诚实、正派是不相容的。我们在家,但可以心出家。许多和尚身出家而心不出家,咱们身在家,心可以出家。打个譬喻,好比莲花在污泥里一样,莲花就长在泥里头,所以在家人不能离开社会与家庭,就是这堆泥,藕就在泥里生长,要离开这些泥,就把花掐下来了,也就不会结莲蓬了。所以就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会,也就是世间。可是,若总在泥里,还能开花结果吗?有什么出头之日?所以花与叶都要发出来,发出来不但离开了泥,而且离开了水。所以我们应该这样体会,这个家庭是一堆泥,你离不开这堆泥。你到和尚庙里,和尚庙里还是一堆泥。但我们的目的不但要出泥,而且要出水。长到虚空中,才能开花结果,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比喻。这就是心出家。人生三大问题里,有个婚姻问题。外国人往往颂扬爱情,把爱情看得很神圣。其实说穿了之后,爱情属于欲,并不神圣。爱是爱欲,情是情欲,总之和欲紧密相连。欲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主要两种:食欲、色欲。吃东西,什么叫好吃?是在食欲的支配之下。所以,“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这个上头的时候,吃东西也不知道什么味儿。这个味儿哪去了?因为没有食欲呀!自然不觉得有味儿了。“子在齐闻韶”,孔子在齐国听到了演奏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在三个月里头,吃肉不知道肉什么味儿。亡室萧秾华在重庆的时候,我的朋友齐居士告诉她,吃肉时用观想的法子,观想肉变成一朵莲花,然后咽下去,她按这法子,试了一阵之后说:“我吃的肉一点味也没有了。”可见味儿是由于你的食欲所产生的。所以,你的心不在这上头,就没有味儿了。外国人很明白这个道理,请客宴会,总要自夸,今天,菜如何珍贵讲究,厨师多么高明难得,夸耀一番,引起大家的食欲。主人要自己介绍、宣扬,引起大家食欲,让宾客觉得好吃。爱情不离色欲,色欲也是如此,都是从欲上出发,并不神圣。《楞严经》就说:“汝爱我心”,你爱我思慕之心,“我怜汝色”,我就喜欢你漂亮的容色,“以是因缘”,就是因为这个因缘,经百千劫,彼此就互相缠缚。你喜欢我的心,我喜欢你的容色,互相爱恋,常在缠缚。这种情,是以欲为本,互相捆绑起来。当然在家就有夫妇之道,这也是人生的一个因缘,大家也应该随缘。有在家人提出要绝欲的问题,我反问说:“您夫人同意吗?”所以应该注意家庭的和谐。因此,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有很正确的标准,以人品为第一,其余的条件都在其次。第一,希望对方是个明白人,俗语说:“愿意跟明白人打架,不愿意跟糊涂人说话。”第二,要良善,有很良善的心,不愿意害人,不愿意损人利己,有很良善的心。第三,是诚实,不是油滑,不是有很多很多的招术。第四,是正派,作风正派,男女关系上也很正派。这样的人就很好,是上选。其他的条件都可以降低。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十全十美是圣人了,现在找个贤人都不容易。我们婚姻、家庭问题解决得好,对于修持有极大便利。建设一个佛化的家庭,对于自己入世、出世、佛法、世法都是很有利的。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女能信佛,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儿女都不信佛。现在你们还想不到,真正到了老了,尤其到了临终,你儿女信佛和你儿女不信佛,这个差别就太大了。他帮你一把,你就能往生,他拖你后腿,你就往生不了。现在一般说起来,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有人帮助一下,完全能够生死自由,不需要帮助,这种人不是很多,就是你有这个力量,有人帮一下还是好嘛!可以增上呀!这件事情靠子女最好,靠别人往往靠不上。所以在交朋友、结婚,建立家庭方面,也是人生重要的事。我们应当慎重,也应祈祷,靠佛力。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眼睛。要不断地擦亮自己的眼睛。对于一个人,自己先要有分析,然后判断,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宁缺毋滥,有的人很善于讨人喜欢、献殷勤,很伶俐,很聪明。而实际上,往往跟我们所要求的主要问题:明白、良善、诚实、正派是不相容的。我们在家,但可以心出家。许多和尚身出家而心不出家,咱们身在家,心可以出家。打个譬喻,好比莲花在污泥里一样,莲花就长在泥里头,所以在家人不能离开社会与家庭,就是这堆泥,藕就在泥里生长,要离开这些泥,就把花掐下来了,也就不会结莲蓬了。所以就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会,也就是世间。可是,若总在泥里,还能开花结果吗?有什么出头之日?所以花与叶都要发出来,发出来不但离开了泥,而且离开了水。所以我们应该这样体会,这个家庭是一堆泥,你离不开这堆泥。你到和尚庙里,和尚庙里还是一堆泥。但我们的目的不但要出泥,而且要出水。长到虚空中,才能开花结果,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比喻。这就是心出家。
平时,不少在家学佛的居士向师父诉说烦恼:自己很想精进学佛,家庭成员总是障碍重重,结果烦烦恼恼,甚至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自叹福报浅薄,其实,是智慧不够。看到一篇文章《家庭与菩提心》,觉得不错,录之于后,以飨有缘。现在我们很多人学佛都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也就是发了利益一切众生心的人,很多人的家庭却不能和睦相处,有的和父母不和,有的和妻子不和,大部分的夫妻经常吵架,搞的人心惶惶不能如理学习佛法,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菩提心的修行,也就是我们根本没有注意菩提心而导致的结果。在大乘佛教修持过程中,自我们初发菩提心到最终圆满佛果,在这个中间诸佛菩萨当然是我们至关重要的所依助缘,这点我们很多人都会知道。但是,很多人却不清楚,除了诸佛菩萨外,三界芸芸众生对修行菩提的作用有何等重要。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作用是相等的,每个修行人都必须平等去尊敬。而许多人不明白这点,只知道尊重佛陀,却不尊重众生,这是非理的观念与行为。如果没有佛陀引导我们,我们就如同迷途于旷野的盲人,根本不可能从三界轮回中得到解脱,但如果不依靠众生,那我们菩提树之根就没有了。如《华严经》中说:“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不依众生,谁也无法生起大悲菩提心,而成等正觉。龙树菩萨也说过:“众生菩提因,若欲成佛果,于众敬如师。”众生是趋入菩提之根本助因,如果想得到佛果,即应当把一切众生与自己的上师一样恭敬承侍。那么众生有很多,家庭就是众生而组成的,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在外面大家一致是一个不错的修行人,喜欢帮助别人,并且菩提心很好等等。但是就是和家庭搞不团结,经常对自己家人有很大的脾气,搞的人见人烦,我自己认为这种修行人就是有问题,因为把家庭和自己最近的亲人都没有办法融合,那么说明我们就不是真正的产生菩提心,因为一个家庭不一定都是修行人,如果自己是修行人,那么就应该承受家庭给我们带来任何的不利因素,比如说:夫妻吵架,吵架的起因不可能是因为单方面产生的,肯定是两个人都有问题才会吵架,因为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那么如果有一个人是发了菩提心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很简单的处理,这个发菩提心的一方,就应该知道自己的丈夫(妻子)也是众生,他因为我而不快乐,想要发泄,那么我就不应该令他继续生烦恼,应该宽容他的无理也好,取闹也罢,渐渐的他也会感觉到你的好。你自己本身也会慢慢的开始对一切周围的人产生同样的心理,那么这个菩提心越来越接近于真实。相反他说你一句你还他十句,那么从因果的角度来说,那就是恶性循环,有此因必有此果,你们的家庭也就越来越多的争吵和谩骂。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实践在很多事情的方面,因为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自私的人或者嗔心强烈的人在一起,如果我们连对自己的家人也不能以菩提心相待,可想而知你对其它众生的菩提心是如何?因为家人是我们无始以来极其贪恋的一个因素,我们对他们都无法产生菩提心的态度,怎么可能对一些毫不相干的众生产生真正的菩提心,所以我觉得一个家庭的和睦也标志着修菩提心的人是否与菩提心相应,如果相应的话,那么这个人的家庭不会产生那么多分歧的。许多接触过密宗上师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长时间的不愿意离开上师,就是因为上师的菩提心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和上师呆在一起,上师绝对不会害我们,只想着用善巧方便利益我们。所以我们喜欢和上师在一起。而如果我们和一个伤害我们性命的人在一起,我们不管是谁都恨不得赶快离开他。所以,一个拥有菩提心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爱戴,他和公司的人也会处理好,和老板也会和睦,和朋友也不会争吵,家人也喜而乐见,周围领居也经常赞叹。反之就是另外一个局面。有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他们对佛像、佛塔等非常尊敬,每次见到都要五体投地的顶礼供养,但看到令自己不开心的人,马上就生厌烦心,甚至要生嗔恨去讥谤伤害。这种做法与所求的菩提心完全背道而驰,也不是佛弟子应有的行径。修学佛法的目的,无非是解脱成就,如果舍弃了修行道中与佛无异的众生功德源,那就会如同只有一个轮子的大车,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菩提大道上前进。作为佛弟子,恭敬利益有情是基本的行为规范,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那么他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而“敬佛不敬众”,也决不是佛教的教法与行为。那么敬众而不敬自己家庭成员,那前面的行为是根本无法保证完成。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能依与所依的关系,如果我们不能把家庭搞和睦,那么说明佛法还没有融入世间。没有融入世间,菩提心就没有建立。家庭如果搞不好,修学佛法是难上难,家庭搞好了,就说明自己在修学的道路上少了一些违缘。很多成佛的经典都有眷属圆满的讲解,并且眷属也是成佛很大的助缘,藏族有很多出家人都是由家人来供养完全道业,故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家庭融入菩提。平时,不少在家学佛的居士向师父诉说烦恼:自己很想精进学佛,家庭成员总是障碍重重,结果烦烦恼恼,甚至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自叹福报浅薄,其实,是智慧不够。看到一篇文章《家庭与菩提心》,觉得不错,录之于后,以飨有缘。现在我们很多人学佛都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也就是发了利益一切众生心的人,很多人的家庭却不能和睦相处,有的和父母不和,有的和妻子不和,大部分的夫妻经常吵架,搞的人心惶惶不能如理学习佛法,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菩提心的修行,也就是我们根本没有注意菩提心而导致的结果。在大乘佛教修持过程中,自我们初发菩提心到最终圆满佛果,在这个中间诸佛菩萨当然是我们至关重要的所依助缘,这点我们很多人都会知道。但是,很多人却不清楚,除了诸佛菩萨外,三界芸芸众生对修行菩提的作用有何等重要。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作用是相等的,每个修行人都必须平等去尊敬。而许多人不明白这点,只知道尊重佛陀,却不尊重众生,这是非理的观念与行为。如果没有佛陀引导我们,我们就如同迷途于旷野的盲人,根本不可能从三界轮回中得到解脱,但如果不依靠众生,那我们菩提树之根就没有了。如《华严经》中说:“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不依众生,谁也无法生起大悲菩提心,而成等正觉。龙树菩萨也说过:“众生菩提因,若欲成佛果,于众敬如师。”众生是趋入菩提之根本助因,如果想得到佛果,即应当把一切众生与自己的上师一样恭敬承侍。那么众生有很多,家庭就是众生而组成的,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在外面大家一致是一个不错的修行人,喜欢帮助别人,并且菩提心很好等等。但是就是和家庭搞不团结,经常对自己家人有很大的脾气,搞的人见人烦,我自己认为这种修行人就是有问题,因为把家庭和自己最近的亲人都没有办法融合,那么说明我们就不是真正的产生菩提心,因为一个家庭不一定都是修行人,如果自己是修行人,那么就应该承受家庭给我们带来任何的不利因素,比如说:夫妻吵架,吵架的起因不可能是因为单方面产生的,肯定是两个人都有问题才会吵架,因为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那么如果有一个人是发了菩提心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很简单的处理,这个发菩提心的一方,就应该知道自己的丈夫(妻子)也是众生,他因为我而不快乐,想要发泄,那么我就不应该令他继续生烦恼,应该宽容他的无理也好,取闹也罢,渐渐的他也会感觉到你的好。你自己本身也会慢慢的开始对一切周围的人产生同样的心理,那么这个菩提心越来越接近于真实。相反他说你一句你还他十句,那么从因果的角度来说,那就是恶性循环,有此因必有此果,你们的家庭也就越来越多的争吵和谩骂。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实践在很多事情的方面,因为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自私的人或者嗔心强烈的人在一起,如果我们连对自己的家人也不能以菩提心相待,可想而知你对其它众生的菩提心是如何?因为家人是我们无始以来极其贪恋的一个因素,我们对他们都无法产生菩提心的态度,怎么可能对一些毫不相干的众生产生真正的菩提心,所以我觉得一个家庭的和睦也标志着修菩提心的人是否与菩提心相应,如果相应的话,那么这个人的家庭不会产生那么多分歧的。许多接触过密宗上师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长时间的不愿意离开上师,就是因为上师的菩提心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和上师呆在一起,上师绝对不会害我们,只想着用善巧方便利益我们。所以我们喜欢和上师在一起。而如果我们和一个伤害我们性命的人在一起,我们不管是谁都恨不得赶快离开他。所以,一个拥有菩提心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爱戴,他和公司的人也会处理好,和老板也会和睦,和朋友也不会争吵,家人也喜而乐见,周围领居也经常赞叹。反之就是另外一个局面。有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他们对佛像、佛塔等非常尊敬,每次见到都要五体投地的顶礼供养,但看到令自己不开心的人,马上就生厌烦心,甚至要生嗔恨去讥谤伤害。这种做法与所求的菩提心完全背道而驰,也不是佛弟子应有的行径。修学佛法的目的,无非是解脱成就,如果舍弃了修行道中与佛无异的众生功德源,那就会如同只有一个轮子的大车,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菩提大道上前进。作为佛弟子,恭敬利益有情是基本的行为规范,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那么他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而“敬佛不敬众”,也决不是佛教的教法与行为。那么敬众而不敬自己家庭成员,那前面的行为是根本无法保证完成。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能依与所依的关系,如果我们不能把家庭搞和睦,那么说明佛法还没有融入世间。没有融入世间,菩提心就没有建立。家庭如果搞不好,修学佛法是难上难,家庭搞好了,就说明自己在修学的道路上少了一些违缘。很多成佛的经典都有眷属圆满的讲解,并且眷属也是成佛很大的助缘,藏族有很多出家人都是由家人来供养完全道业,故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家庭融入菩提。
说别人不爱听的话,说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这都是恶语。你让他伤心,让他生气,他所做的善根就会被摧毁,这就等于你摧毁了他的善根。这个罪过非常严重。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说别人的缺点和毛病。有的人说:“我是为了他好”。如果你真是为他好,也得看看,你有没有调伏他的能力?你们之间有没有这个缘分?你得看好!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你们之间没有这个缘分,你却说他的缺点,不但不能让他改正,反而还会让他生气、烦恼。如果你明明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还要这样做,那就有一定的罪过。因为你发心不正确,将来要感受果报的。在因果面前谁也躲不了!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害他人。说别人不爱听的话,说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这都是恶语。你让他伤心,让他生气,他所做的善根就会被摧毁,这就等于你摧毁了他的善根。这个罪过非常严重。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说别人的缺点和毛病。有的人说:“我是为了他好”。如果你真是为他好,也得看看,你有没有调伏他的能力?你们之间有没有这个缘分?你得看好!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你们之间没有这个缘分,你却说他的缺点,不但不能让他改正,反而还会让他生气、烦恼。如果你明明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还要这样做,那就有一定的罪过。因为你发心不正确,将来要感受果报的。在因果面前谁也躲不了!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害他人。
受菩萨戒必须要有菩提心的基础。如果没有菩提心,受菩萨戒也是虚假的。很多人都已经受菩萨戒了,但是我们好好观察自己的相续,在相续中有没有菩提心?若是连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没有,那么你所受的菩萨戒不是真正的菩萨戒。菩萨的戒律是什么?是菩萨应该做的以及不应该做的。戒是不允许做的,律是必须要做的。但你没有发菩提心,你能算得上是菩萨吗?如果你不是菩萨,你怎么受菩萨戒呢?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也很难得到戒体。所以,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才能受菩萨戒。受菩萨戒必须要有菩提心的基础。如果没有菩提心,受菩萨戒也是虚假的。很多人都已经受菩萨戒了,但是我们好好观察自己的相续,在相续中有没有菩提心?若是连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没有,那么你所受的菩萨戒不是真正的菩萨戒。菩萨的戒律是什么?是菩萨应该做的以及不应该做的。戒是不允许做的,律是必须要做的。但你没有发菩提心,你能算得上是菩萨吗?如果你不是菩萨,你怎么受菩萨戒呢?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也很难得到戒体。所以,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才能受菩萨戒。
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慢,就是贡高我慢,是与生俱来的,凡夫众生都有。当这个慢心生起的时候,我们要立刻觉知,马上对治。对治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谦卑。《周易》里面有一个“谦”卦,卦体中上卦为坤(地),下卦为艮(山)。谦卦艮下坤上,为地中有山之象。「地下有山,谦之象也。」山本高大,但处于地下,高大而不显示出来,也如同当你很有内涵,很有实力,但表现得非常平和一样,这是谦之象也。谦卦是六爻皆吉。谦卑就是抬高他人,高看他人,而摆低自己,觉得我什么都做得不够、不好,而在其他人身上都有我可以学习之处。与此相反,一个贡高我慢的人常常是把自己微小的优点放得很大,沾沾自喜;对别人的小缺点却是明察秋毫,嫉恶如仇。而且还常常把别人的缺点与自己的优点来加以对比,于是更加觉得别人的不好,自己的心也就越来越高慢。「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高慢的人是得不到真实的利益的。所以,一个人要懂得谦虚。懂得谦虚才会有福,才会有智慧。印光大师说,一个念佛行人要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菩萨,唯有自己一人是凡夫。我们要经常升起这样的恭敬心。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慢,就是贡高我慢,是与生俱来的,凡夫众生都有。当这个慢心生起的时候,我们要立刻觉知,马上对治。对治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谦卑。《周易》里面有一个“谦”卦,卦体中上卦为坤(地),下卦为艮(山)。谦卦艮下坤上,为地中有山之象。「地下有山,谦之象也。」山本高大,但处于地下,高大而不显示出来,也如同当你很有内涵,很有实力,但表现得非常平和一样,这是谦之象也。谦卦是六爻皆吉。谦卑就是抬高他人,高看他人,而摆低自己,觉得我什么都做得不够、不好,而在其他人身上都有我可以学习之处。与此相反,一个贡高我慢的人常常是把自己微小的优点放得很大,沾沾自喜;对别人的小缺点却是明察秋毫,嫉恶如仇。而且还常常把别人的缺点与自己的优点来加以对比,于是更加觉得别人的不好,自己的心也就越来越高慢。「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高慢的人是得不到真实的利益的。所以,一个人要懂得谦虚。懂得谦虚才会有福,才会有智慧。印光大师说,一个念佛行人要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菩萨,唯有自己一人是凡夫。我们要经常升起这样的恭敬心。
问: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我很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特别烦恼,怎么才能排除这些多虑的想法?每到黑夜就有种害怕的心理,怎样才能排除这种害怕的心理?大安法师答:我们这两次都谈到无我的问题。你为什么会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呢?说明你还有很强的我执,有我执就会有忧恼。你就为别人的看法而活着,那不是很累吗?要知道,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外界别人的评价和感官的满足,而是来自我们内心的觉受。所以,我们不要追逐外境,一定要向内求,这样就能做到天天快乐。这种害怕的心理也是源于我执,如果你能了解诸法的空性,知道人、法皆无我,就知道害怕的人和让你害怕的事,都毕竟空、无所有,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再通过念「南无阿弥陀佛」,有弥陀护佑,佛光注照,就能时时快乐,远离恐惧。问: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我很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特别烦恼,怎么才能排除这些多虑的想法?每到黑夜就有种害怕的心理,怎样才能排除这种害怕的心理?大安法师答:我们这两次都谈到无我的问题。你为什么会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呢?说明你还有很强的我执,有我执就会有忧恼。你就为别人的看法而活着,那不是很累吗?要知道,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外界别人的评价和感官的满足,而是来自我们内心的觉受。所以,我们不要追逐外境,一定要向内求,这样就能做到天天快乐。这种害怕的心理也是源于我执,如果你能了解诸法的空性,知道人、法皆无我,就知道害怕的人和让你害怕的事,都毕竟空、无所有,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再通过念「南无阿弥陀佛」,有弥陀护佑,佛光注照,就能时时快乐,远离恐惧。
问:有人说:“《无量寿经》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所以我已经往生了,就不需要一天一万声佛号。你一天念一万声佛号,就说明你是信心不足。”请问这种观点对吗?大安法师答:这种观念原来也有人跟我说过。学佛法一定要理事双备,不能执理废事,当然也不能执事迷理。《无量寿经》是把净土法门圆顿的这一面表述为一念净心即得往生,只要我们具备一念清净的信心,就能直通弥陀的慈悲愿海,愿海光明就把我们紧紧地摄持住。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念净心不是那么容易承担的。《金刚经》谈到,这个清净信心则生实相,清净的信心就是实相的心。我们有实相的心吗?如果没有实相的心,怎么说有一念清净的信心呢?所以对自己要看得很清楚。我们多生多劫以来是具有“疑”这一根本烦恼的,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众生,要接纳净土这样大不可思议的、佛的果地上的妙法,我们只能说有一定的信心,或者多信少疑。具有百分之百的圆满的信心,而且一下子就具有了,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可以说是难得其人,极少极少。我们只是具有一定的信心,信心里面是夹杂着怀疑的。在《观经》中谈到上品中生和上品下生往生者,他在临终的时候都会有怀疑,怀疑是不是真的有净土,怀疑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会来接我。上品尚且如此,更何况中品和下品。由此可见,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绝大多数都是夹杂着怀疑的,所以我们在事相上一定要勤修三福,一定要执持名号。用执持名号来断除疑根,而且还要具足一定的数量。“我已经往生了,如果再念佛就说明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不足,是没有必要的。”这完全就是邪知邪见了,大家不要去听从。所以我们一天要念一万声,最好三万声五万声,净土宗祖师都是这么开导的。我们不要去听这些谈玄说妙的东西,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他是不具备一念净心往生这样的资格的,然后甚至连持戒都不要了,吃点肉喝点酒也没关系了,有的人原来受的五戒还退戒了。这些大家要认真分辨。问:有人说:“《无量寿经》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所以我已经往生了,就不需要一天一万声佛号。你一天念一万声佛号,就说明你是信心不足。”请问这种观点对吗?大安法师答:这种观念原来也有人跟我说过。学佛法一定要理事双备,不能执理废事,当然也不能执事迷理。《无量寿经》是把净土法门圆顿的这一面表述为一念净心即得往生,只要我们具备一念清净的信心,就能直通弥陀的慈悲愿海,愿海光明就把我们紧紧地摄持住。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念净心不是那么容易承担的。《金刚经》谈到,这个清净信心则生实相,清净的信心就是实相的心。我们有实相的心吗?如果没有实相的心,怎么说有一念清净的信心呢?所以对自己要看得很清楚。我们多生多劫以来是具有“疑”这一根本烦恼的,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众生,要接纳净土这样大不可思议的、佛的果地上的妙法,我们只能说有一定的信心,或者多信少疑。具有百分之百的圆满的信心,而且一下子就具有了,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可以说是难得其人,极少极少。我们只是具有一定的信心,信心里面是夹杂着怀疑的。在《观经》中谈到上品中生和上品下生往生者,他在临终的时候都会有怀疑,怀疑是不是真的有净土,怀疑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会来接我。上品尚且如此,更何况中品和下品。由此可见,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绝大多数都是夹杂着怀疑的,所以我们在事相上一定要勤修三福,一定要执持名号。用执持名号来断除疑根,而且还要具足一定的数量。“我已经往生了,如果再念佛就说明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不足,是没有必要的。”这完全就是邪知邪见了,大家不要去听从。所以我们一天要念一万声,最好三万声五万声,净土宗祖师都是这么开导的。我们不要去听这些谈玄说妙的东西,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他是不具备一念净心往生这样的资格的,然后甚至连持戒都不要了,吃点肉喝点酒也没关系了,有的人原来受的五戒还退戒了。这些大家要认真分辨。
黄历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黄历网Copyright © 1996-2022 闽ICP备2021002821号-30
All Rights Reserved